本網綜合 Olivia Kumwenda-Mtambo 報導 二十國集團(G20)的財政部長們在週五於南非結束的為期兩天的會議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強調了央行獨立性的重要性,並承諾加強合作。
這是自去年 10 月以來,部長們和央行行長們首次發表公報。當時距離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勝選僅一個月,而特朗普隨後挑起了關稅戰。公報指出,衝突、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頻繁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特朗普多次指責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不降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之後,有關央行獨立性的問題在南非海濱城市德班舉行的會議上顯得格外沉重。
“這份關於母愛與蘋果派的公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確實存在,不過其冗長的篇幅再次凸顯了二十國集團(G20)需要進一步精簡的必要性。”曾擔任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現為官方貨幣金融機構論壇(OMFIF)美國主席的馬克·索貝爾說道。
他說:“鑒於特朗普總統對鮑威爾主席的錯誤攻擊,其對央行獨立性的堅定且受歡迎的捍衛顯得尤為突出。”
公報是在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缺席兩天會議的情況下達成的,美方由負責國際事務的財政部代理副部長邁克爾·卡普蘭代表出席。
貝森特還缺席了今年 2 月在開普敦舉行的上一次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儘管美國將於 12 月接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
公報稱:“各國央行堅定致力於確保物價穩定,這符合各自的任務要求,並將繼續根據數據情況調整政策。央行的獨立性對於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
南非副財政部長戴維·馬松多對記者表示,公報中包含的會議成果“得到了所有成員的一致同意”,主要圍繞“戰略宏觀經濟問題”。過去,當成員們無法就一份聲明達成一致時,他們會發佈一份總結或“主席聲明”,概述成員們的各種立場。
一位白宮官員沒有直接談及週五的公報,但表示華盛頓在接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後“傾向於回歸基礎性計畫”。
公報還承認“世界貿易組織在推進貿易問題方面的重要性”,同時補充說該組織需要改革。
儘管二十國集團發佈的公報不具約束力,但達成協議仍被視為一項成就。
該組織成立於 20 世紀 90 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旨在協調金融政策,後來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擴大到國家領導人層面。
南非財政部長恩科·戈東瓜納在該集團會議結束後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取得我們所取得的成果,我認為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功。”該集團還包括中國、俄羅斯、歐洲以及一些大型新興經濟體。
大西洋理事會國際經濟委員會主席喬希·利普斯基(Josh Lipsky)談到二十國集團(G20)發佈公報一事時表示:“這是美國擔任輪值主席國這一年的一個積極信號。這表明存在某種勢頭。”
字斟句酌
公報雖提及“極端天氣事件和自然災害”為經濟挑戰,但並未明確談及氣候變化。公報中未出現“關稅”一詞,而是用了“貿易緊張局勢”這一表述。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撕毀了全球貿易規則手冊,幾乎讓各地的經濟前景都變得不明朗。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 的基準關稅,對鋼鐵和鋁徵收高達 50% 的關稅,對汽車徵收 25% 的關稅,還可能對藥品徵收關稅,針對 20 多個國家的額外關稅將於 8 月 1 日生效。
二十國集團公報中未提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這一令該集團內部產生分歧的問題,也未提及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的衝突。公報僅提到“正在進行的戰爭和衝突”,但未作詳細說明。
這份公報約 2000 多字,還不到 2024 年 10 月那份約 5000 字檔的一半。
南非在其擔任主席國期間,以“團結、平等、可持續”為口號,致力於推動非洲議程,議題涵蓋高昂的資本成本以及為應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資金問題。
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們在週五的公報中表示,他們致力於以有效、全面和系統的方式解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債務脆弱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