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鐵集團的數據,2024年,中國鐵路部門共開行旅遊列車1860列,銀髮族遊客占比接近80%。前不久,中國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等聯合印發《關於增開銀髮旅遊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畫》(以下簡稱《行動計畫》),為銀髮旅遊列車發展指明了方向,將進一步推動旅遊行業對老年群體的服務向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發展。銀髮族為何青睞旅遊列車,銀髮旅遊列車供需情況如何,今後怎樣實現更好發展?
慢遊細品 銀髮族“很愛”
“我和老伴是旅遊列車的常客,每年都會安排1至2次專列遊。上周,我們登上前往貴州安順的旅遊列車,一路遊覽了百花興義、羅平花海、峰林布依、馬嶺河大峽谷。”今年59歲的張慧娟說。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消費群體不斷擴大,老年旅遊需求明顯增加,旅遊列車成為老年群體出行的最愛之一,新東方快車、熊貓專列、呼倫貝爾號、星光瀾湄號等一趟趟主題特色鮮明、產品內容豐富的旅遊列車載著銀髮族走遍大江南北,飽覽大好河山。
銀髮族為何青睞旅遊列車?
“這種慢節奏的旅行方式很適合我們,既可以一站式打卡多個景點,每天還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實現了‘慢遊細品’。關鍵是減少了以往出遊搬著行李四處奔波的疲憊。從進站起就有專人引導,有工作人員幫忙搬運行李,從列車到景區的接駁也很順暢。整體而言舒適又安全,我們感覺很安心。”張慧娟說。
上海的鄭先生看中了銀髮旅遊列車的社交屬性和文化屬性。“列車上有很多同齡人,大家相處起來比較融洽,很容易找到共同話題,可以交到不少朋友。行程途中也不枯燥,比如熊貓專列上有川劇變臉、茶藝表演、民族歌舞等,就像是一個移動的文化舞臺。”
列車能給老年群體提供滿滿的安全感與良好的體驗感,還能讓他們得到更高的情緒價值,是性價比較高的旅遊產品——談及銀髮旅遊列車受歡迎的原因,多位業者給出了一致的答案。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雲認為,銀髮旅遊列車深度契合了銀髮群體的出遊需求,成了老年人移動的家——列車線路設計靈活,能夠按需定制,突出“以團定線”,具有車隨人走、晝遊夜行等特點,能串聯起多個景點,讓老年人深度遊的同時減少旅途奔波;行程節奏舒緩,適合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行程中配備旅行管家、醫護人員和常備藥品,提供行李搬運、行程諮詢、基礎體檢等服務,這些都是銀髮群體看重的。“最重要的是,列車能夠滿足老年人精神層面的訴求,許多列車上的活動融入了地方民俗、地域文化,容易讓老年人產生情感共鳴。”
中國旅行社協會鐵道旅遊分會秘書長曾輝對此表示認同,在他看來,銀髮族追求深度體驗而非打卡觀光,比較在意行程過程中是不是有文化交流互動環節,是不是有良好的社交空間等,而這些需求銀髮旅遊列車都可以滿足。
“銀髮族時間充裕,更願意淡季錯峰出遊,樂於享受高性價比的產品。另外,良好的身體素質保障了銀髮族可以長線出遊,特別是剛剛退休的老年群體,多數身體狀況良好,出遊意願強,只要行程舒緩,他們更願意長線出行。”吳麗雲認為,銀髮旅遊列車可以成為填補傳統淡季市場的重要產品,以及平衡鐵路資源利用的重要抓手。
有業者觀察,這些“有閑有錢”的活力老人在旅遊消費上態度相對積極,願意為有特色、高品質的產品買單,因此,產品設計方應關注他們在食住行遊購娛方面的差異化、專屬性偏好。
持續上漲的需求之下,鐵路部門也加大了銀髮旅遊列車的供給力度。中國國鐵集團客運部副主任朱文忠介紹,中國國鐵集團將用3年時間打造銀髮旅遊列車發展新格局,到2027年,完成設計100條以上鐵路銀髮旅遊精品路線,打造160組銀髮旅遊列車適老型專用車組,銀髮旅遊列車開行規模達到2500列以上。按照“一省一列”的目標,推出一批鐵路銀髮旅遊的精品線路。
有業者提出,《行動計畫》的出臺,是有關部門對於市場需求的積極引導,有助於擴大服務供給,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更好滿足銀髮群體旅遊需求。
創新設計 用心思“很細”
銀髮族高漲的消費熱情讓不少業者充滿信心,而其消費觀念改變和審美迭代也影響著銀髮旅遊列車產品的設計邏輯。《行動計畫》明確提出,要增加銀髮旅遊列車服務供給、強化適老化設施保障。近段時間,旅行社業者們花了不少心思,努力讓產品更有特色、讓線路設計更加合理。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鐵商旅西南鐵旅負責人蘭佳文介紹,目前他們開發了觀光遊、人文遊、結伴遊和療養遊等適配銀髮族的旅遊列車產品,在進行線路產品設計方面,充分考慮銀髮族喜好,讓出行變得更加簡單便捷。比如,推出新疆大環線產品,採取“車隨人走、夜行日遊、遊景停車”的旅遊方式,可實現一次暢遊南北疆。在交通工具選擇方面,探索“鐵路+遊船”“普速+動車”等交通形式,擴展出行區域,讓出行方式更多樣。在餐食活動方面,準備少油少鹽的食物。同時,組織豐富多彩的列車文娛活動,提升銀髮旅客的體驗感和幸福感。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目前推出了20餘條銀髮旅遊線路,包含“樂遊長三角”系列以及去往新疆、福建、廣東等地的中長途銀髮旅遊列車產品。“列車不僅線上路安排上緊貼銀髮族的特點及需求,而且價格透明,無隱形消費。高鐵中短途線路‘快旅慢遊’,普速中長途‘一線多遊’。列車還與目的地文旅部門實現有效聯動,讓老年人可以參與演藝互動等,提升了遊覽過程中的體驗感、參與感。”上海鐵路文旅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上鐵國旅專列部經理王娟說。
服務品質的提升也是吸引老年客群的關鍵因素之一。王娟告表示:“她和同事們總結出了一套服務老年遊客的方法,在組織銀髮遊客團隊時,我們會特別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比如,有些老年遊客緊跟時尚,在遊覽過程中喜歡拍照打卡發朋友圈,往往就忽略了腳下安全;有些老年遊客隨身攜帶的零散物品較多,容易造成物品的遺漏,我們會隨時注意這些問題,做到時時提醒。另外,在集合的過程中不能過多催促,避免其因趕時間而匆匆忙忙,引發安全風險。”
“銀髮旅遊列車產品設計核心是‘慢節奏+深體驗’,一方面是文化沉浸,線路優先選擇歷史文化名城、非遺聚集地,通過手工藝體驗、地方戲曲觀賞等輕體力活動,引起銀髮群體對傳統文化的共鳴;另一方面是健康適配,採用慢行遊覽的模式,配備醫療團隊並設計彈性行程,兼顧安全性與體驗深度。”曾輝說。
臥鋪採用加寬加厚設計,衛生間設置緊急呼叫按鈕,洗手臺配備防滑扶手,車上設置醫療護理區,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適老化改造也是銀髮旅遊列車提升服務品質的重要一環,不少列車已經有了相應改變。
“我們在銀髮旅遊列車上安裝了加長加寬的軟臥床鋪,配備手動調溫系統和呼叫器,每道門的扶手和門框上都安裝了防夾裝置,列車上放置了藥箱,裏面配備了老年人常用藥品。列車乘務員經過了紅十字會專業培訓。對極個別年齡偏大的重點旅客,鐵路部門安排人員全程陪護。”西安鐵道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說。
新疆鐵路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旅遊事業部副經理林聞介紹,列車在硬體設施上按照適老化進行改造,比如增加防滑設施,在衛生間加裝防滑軟墊、增設扶手,加寬鋪位腳蹬,增加上下鋪時的穩定性,醫療設備和日用品方面增加了老花鏡、血壓測量儀等。
想要提升老年遊客的體驗感,做好路地聯動與銜接也很重要。“我們推出‘三票合一’票制,包含動車、景區門票、觀光汽車,依託12306系統,匹配旅客購票資訊,主動推薦旅遊行程。同時,確保到站接駁暢通,比如在黃龍九寨等站外設立接駁車停靠點,為旅客提供便捷接駁服務。”蘭佳文說。
“景區根據人流量安排團隊專屬通道、區間車的方式,減少長時間排隊等候,行程安排方面給予老年人充足的休息和調整時間,確保其在旅行過程中不會感到過於疲憊,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適的服務。”林聞說。
持續升級 鑽研度“很深”
對於銀髮旅遊列車的發展前景,業者們也有著一致的判斷,列車不斷開行不僅可以滿足銀髮族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會為中國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那麼,想要做好銀髮旅遊列車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
豐富和創新銀髮旅遊列車的產品供給是業界的共識。一位旅行社業者提到,銀髮群體的旅遊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他們對旅遊線路、行程節奏和服務內容有著不同偏好。為此,旅行社要持續創新,進行市場細分,設計不同的線路與主題,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比如,針對喜歡歷史文化的老年遊客推出文化主題旅遊列車,針對熱衷養生的老年遊客提供養生保健特色旅遊線路等。
林聞認為,可以建立“譜系化”的產品矩陣,打造普惠型、舒適型、品質型等不同類別的專列,滿足不同收入水準的老年群體出遊需求,努力實現市場化定價機制下公益性和營利性的平衡。
有業者提醒,在完善產品體系的同時,還要提升服務品質。特別是為銀髮族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加強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持續完善列車適老化服務,加強對列車乘務員、導遊等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讓老年群體獲得細緻關照。提供便捷預訂服務,比如,提供電話預訂、上門服務等預訂方式,方便老年人預訂旅遊產品。同時,暢通投訴處理管道,根據市場回饋進行及時改進。
銀髮群體因身體的原因存在著一定的出行風險,需要盡可能規避。林聞提到,要提醒老年人購買旅遊保險,為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提供保障;同時,為參團的老年人購買相應的責任保險,為他們在旅行中的安全提供保障。
曾輝建議,鐵路企業可以聯合保險公司開發涵蓋健康風險的“車票+保險”套餐,實現風險共擔。還可以建立跨區域醫療協作網,實現沿線醫院急救綠色通道全覆蓋,構建“出行無憂—深度體驗—健康守護”的全週期服務體系。
“銀髮族的遊覽體驗需求和大眾客群有差異,在產品打造的專業度、全程服務的細緻度方面,都需要經過精心打磨。”中旅星光旅遊列車(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賈磊說。
業界普遍認為,想要為老年遊客提供更優旅遊體驗,還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正如《行動計畫》提到的,要優化銀髮旅遊列車發展環境,加強政策協同。比如加強跨部門協作,鐵路部門聯合文旅部門,共同制定銀髮旅遊發展規劃,優化旅遊環境;加強跨旅遊企業之間的合作,共用旅遊資源,共同開發銀髮旅遊產品。
曾輝建議,鐵路、景區與旅行社應構建全鏈條協同機制,確保行程中各環節順暢銜接,提升銀髮群體出行體驗。“比如,從車站至景區的接駁體系,開通無障礙專線巴士並推行行李直送酒店服務;景區配套銀髮專用檢票通道、電動接駁車及休憩驛站,與鐵路聯合開發‘車票+門票’聯票系統,簡化購票流程;旅行社合理控制單日遊覽強度,安排隨行醫療團隊全程健康監測。各方可以共建資訊共用平臺,即時同步列車延誤、景區客流等數據,動態調整接駁與遊覽方案。同時,整合支付系統,實現養老卡、醫保卡在車票購買、景區消費等場景的異地結算,降低支付操作複雜度。未來,還可探索鐵路與沿線醫療機構數據互通,建立健康風險預警及應急回應聯動機制,形成覆蓋‘出行—遊覽—返程’的一體化適老服務網絡。”
“建議鐵路、文旅、醫療等部門聯合制定服務標準,優化產業鏈協作,通過多方協同、科技適老賦能、延長產業鏈、品牌化運營等方式,結合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將銀髮旅遊列車培育成銀髮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新增長點。”上海共比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創始人康嘉說。
車輪滾滾向前,銀髮旅遊列車正駛向更深層的藍海。
來源:中國旅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