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深度· 言論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控技術吳玉成:時序大模型重構工業邏輯,未來工廠90%利潤靠AI
发布:2025-10-30

在工業智能化的全球競賽中,中國正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我們不是在產品中加AI,而是以時間序列模型為基礎,構建全新的工業AI平臺。”中控技術副總裁/Industrial AI事業群CEO吳玉成在202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期間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中控技術走的不是“追趕式”創新,而是重構底層邏輯。

2024年,中控技術正式啟動“ALL in AI”戰略。吳玉成強調,這不是一次技術疊加,而是以AI為底層基座,打造AI Native體系。在吳玉成看來,這是中控技術三十多年工業自動化積累後的必然選擇。“中控技術從1993年成立至今,一直在自動化行業深耕,服務了37000多家流程工業企業。”他指出,“我們深刻理解企業在安全、環保、效益和品質方面的核心訴求。”

吳玉成表示,與傳統工業自動化巨頭相比,中控技術的核心優勢在於“紮根工業的AI融合能力”與“敏捷的戰略執行機制”。在他看來,傳統巨頭多受制於既有技術體系與複雜組織架構,AI與業務融合存在壁壘。中控技術構建了“時間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通用控制系統UCS”的全鏈條AI落地能力,並通過成立工業AI事業群,將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工程實施與行業專家納入同一單元,形成“懂工藝更懂演算法”的組織基因,實現從需求到迭代的高效閉環。

中國擁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門類和大量亟待改造的存量工廠,這構成了“從規模優勢轉向技術優勢”的堅實基礎。目前,中控技術已覆蓋石化、有色金屬、冶金、鋼鐵、建材等全流程工業領域。據吳玉成介紹,中國規上流程工業企業約5萬多家,中控技術服務了其中三分之二。

時間序列大模型之所以能在流程工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源於其與工業生產特性的深度契合。“受到ChatGPT大語言模型的啟發,中控技術將時間序列數據作為工業領域的‘通用語言’。”吳玉成解釋,“工廠裏的裝置設備雖然不會‘說話’,但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這些參數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構成了裝置的‘語言’。”

“雖然不同工廠產品各異,但構成生產系統的基本單元——泵、閥、管道、反應器等具有高度通用性。”吳玉成表示,基於這一洞察,中控技術自主研發出了全球首款時間序列大模型TPT。該模型通過海量數據預訓練學習通用規律,比如石化裂解反應的溫度窗口、化工精餾塔的回流比規律,並針對具體場景進行微調適配。TPT不僅“能看見數據”,更“能讀懂工藝”,提升了AI在工業場景中的落地效率。

吳玉成特別介紹了TPT在萬華化學氯堿裝置中的應用,他提到,氯堿工業作為基礎化工領域,一直面臨高能耗、高安全風險的挑戰。“生產一噸堿的電耗高達幾千度,生產過程中還涉及鹽酸等腐蝕性物質,安全壓力很大。”

“在電解槽能效優化方面,TPT整合電壓、電流、溫度、鹽水濃度等即時數據,建立多目標協同優化模型,預計噸堿電耗可降低1%左右。”吳玉成透露,在廢液pH值控制這一難題上,TPT通過歷史數據與即時工況的動態學習,構建預測-執行閉環控制演算法,將pH值穩定在6.8-8.2區間,中和時間從5小時壓縮至1小時,預計年節約中和劑成本20萬元。

除了能耗優化,中控技術還解決了關鍵材料的壽命預測難題。吳玉成說,離子膜作為電解槽的核心材料,單次更換成本超過100萬元。“換早了造成浪費,換晚了帶來安全和能耗問題,預測模型實現了最佳更換時機的精准判斷。”

這種通用性正不斷拓展TPT的應用邊界。吳玉成表示,除了傳統的流程工業,中控技術的TPT大模型正在向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拓展,甚至吸引了金融行業的關注。

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與複雜性也帶來了特有的挑戰。吳玉成表示,一是數據基礎與安全性,工業數據品質參差不齊且涉及核心工藝保密,大規模彙聚難度大;二是基礎條件與認知,中小企業設備老舊、數據碎片化、人才匱乏,且對工業智能體價值認知模糊;三是場景複雜性與信任,工業場景容錯率低。

針對這些挑戰,吳玉成提出“多管齊下”的應對思路,技術上,通過數據保密機制與“數據不出廠”專屬模型方案,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釋放數據價值;市場上,依託政策驅動央企及頭部民企打造“燈塔專案”,形成可複製範本;生態上,推動技術方與行業專家深度協同。

吳玉成認為,中國工業AI將呈現三個顯著特徵:應用深度廣度持續領先、標準規範逐步輸出以及人才培養加速推進。“現在年輕一代的AI人才正在快速成長,未來全球工業AI的人才高地可能就在中國。”

在產業選擇上,中控技術形成了清晰的標準:規模足夠大、痛點突出、數據基礎較好。吳玉成強調,“只要是涉及時間序列數據的行業,都有TPT大模型的用武之地。”

“如果一家工廠一天賺100萬,未來可能有90萬的價值由AI創造。”吳玉成對中國工業AI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中國工業AI正從“點狀突破”向“全局滲透”躍遷,深度融入工業全生命週期,中國有望先於其他市場探索出“技術-場景-生態”成熟路徑,甚至定義部分全球標準。

“在美國專注於基礎理論創新和人機交互的AI應用時,中國正在實體經濟的AI賦能方面走出一條獨特道路,”吳玉成說,“這不是簡單的技術追趕,而是基於中國製造業底蘊的原創性突破。”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英偉達成史上首個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道指首次觸及48000點
下一篇: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啟動,首期規模達510億元
相關推荐
  • 美聯儲主席談美國大型公司裁員:正謹慎關注就業形勢變化
    链接阅读
  • 美聯儲主席:剔除關稅影響,通脹離2%的目標並不遙遠
    链接阅读
  • 歐洲面臨應對中國進口激增的壓力
    链接阅读
  • 信也科技王春平:AI落地金融行業,在於融合更在於安全
    链接阅读
  • 投資者借用互聯網泡沫時期策略規避人工智慧泡沫風險
    链接阅读
  • 寒武紀市值飆上6000億元,背後暗藏多重隱憂
    链接阅读
  • 李開複銳評:美國已在人工智慧硬體戰爭中敗給中國
    链接阅读
  • 解說——英國安德魯王子與其難以擺脫的性醜聞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在亞洲之行最後一站吹捧韓中協議

2025-10-29

高盛修正英國央行預期,預測11月將降息

受美國關稅衝擊的中東盟簽署升級版自貿協定

特朗普盛讚日本“傑出”女性領導人 貿易與關鍵礦產會談取得進展

特朗普會見日本新領導人高市早苗 討論貿易與安全議題

2025-10-28

特朗普在日本獲王室級禮遇,中美貿易休戰希望升溫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