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hina travel”火遍海外社交媒體,成為不少外網博主的流量密碼。究其原因,中國開放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讓一大批外國遊客紛紛湧入,而他們隨手拍攝的視頻,記錄了中國的風土人情,在海外網路上激起了熱烈的討論與關注。
144小時的過境免簽,吸引外國遊客紛紛踏上中國的土地,消散了他們心中的疑慮。外國遊客記錄在中國的視頻,在國際輿論場上掀起了波瀾。這些真實的見聞,讓許多外國人開始重新審視過去部分媒體對中國的不實報導和刻板印象。他們開始主動探尋中國的真實面貌,從而在輿論上讓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正視中國、嚮往中國。這一趨勢不僅可以展現出我國文旅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也推動了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從而樹立一個更加真實、多元、包容的中國形象。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如果只憑媒體和傳聞,世界人民難以對我們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類似於過去我們也常被雜誌中的“外國人18歲就會脫離父母獨立”等片面資訊誤導,但資訊交流越發便捷的現在,才發覺事實也許並不像我們想像中一樣。書籍、電視、媒體、互聯網上的資訊,都無法描繪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真實全貌,真正能改變人們看法的,唯有讓他們親眼看見。看見中國乾淨整潔的街道,看見壯觀或秀麗的風景,看見繁華而安全的城市,看見中國發展、中國力量與中國溫度,在世界人民心中樹立起文明美麗的大國形象。
中國到底是什麼樣?你來看一眼便知道。外國人紮堆中國遊,他們成為了“最強嘴替”。這種親身體驗的傳播方式,比我們單方面的宣傳更加有效,可以成為我們對外傳播的有益補充。因此,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不僅打破了資訊壁壘,更讓那些受錯誤報導影響的外國人和想要瞭解中國的人們,都可以通過這一橋樑親身體驗中國的魅力,形成更為客觀、全面的認知。
為什麼外國博主隨手拍攝的“China travel”視頻,就能在外網掀起熱潮?這些博主的旅遊視頻,甚至不需要刻意吹噓,只是真實地記錄日常,為何就能在國外社交媒體上收穫千百萬的播放量?因為他們中的太多人被媒體所“洗腦”,對中國仍是“人口擁擠的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工廠遍佈”等刻板印象。但是當這些外國博主來到中國之後,中國的一切,都帶給他們極大的震撼。這些視頻的爆火,不僅打破了外界的偏見,更打開了一個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了真實的中國。它們如同一本生動的中國式“意林”,讓更多人有機會重新認識和評價中國。
從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到淄博的燒烤盛宴,再到天水的麻辣燙傳奇,這些國內文旅熱點的火爆,不難看出,我們有熱情好客的基因和抓住機遇的眼界,我們懂得用什麼樣真心去留住遊客。那麼面對此次“China travel”爆火,我們更應該積極作為,不斷提升旅遊服務和設施,充分發揮智慧和優勢,牢牢把握住這一難得的機遇,有效承接這一波熱潮所帶來的流量,進一步推廣和塑造中國正面的國際形象,在全球舞臺上綻放耀眼的光芒。讓我們壯麗的風景和深厚的人文,能跨越語言的隔閡,被全世界所發現和欣賞。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