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山東港口集團獲悉,山東港口渤海灣港集團濰坊港近日榮獲中國船級社品質認證有限公司頒發的碳中和評價證書,證明濰坊港全港口範圍內已實現“碳中和”,標誌著中國首個“零碳港口”建成。
濰坊港位於渤海灣南海岸,岸線長5382米,擁有豐富的海洋、風能、光能等資源,是進行“零碳港口”建設的良好試驗場地。山東港口渤海灣港集團以濰坊港為試點,聚焦“調結構、強技術、重管理”,圍繞能源供應多能互補、能效提升技術應用、自動化智能化水準提升、生態碳匯能力提升等“八大任務”,全力打造“零碳港口”。
在“零碳港口”建設過程中,濰坊港持續推進能源結構清潔化。今年9月30日,濰坊港4臺6.7兆瓦風機並網成功,成為山東省首個並網發電的陸上分散式風電專案,年可用發電量超7000萬千瓦時,滿足整個港區用電的同時,冗餘電量還可通過電網供社會使用。此舉不僅為濰坊港每年節省用電成本約960萬元,而且與相同發電量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每年節省標煤2.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萬噸,減少排放煙塵1.5噸。同時,濰坊港持續推動風光氫多能互補體系建設,有序推進光伏發電系統在物流倉儲庫房、堆料倉庫等區域的建設。
如今,濰坊港多能源供應體系初步搭建完成,形成“風光儲一體化”的零碳能源結構,正式實現零碳港口2.0(狹義零碳港口),力爭在行業率先打造以“全物流鏈綠色低碳發展”為特點的零碳港口3.0(廣義零碳港口)。
今年3月,濰坊港發佈“零碳港口”創建方案,中國船級社品質認證有限公司向其頒發了承諾性碳中和證書。10月,濰坊港完成對溫室氣體排放總量(9010.62噸二氧化碳當量)的中和。中國船級社品質認證有限公司依據碳中和相關證實規範,對今年6月10日—9月10日濰坊港生產經營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量化和抵消過程進行了評價。評價結果符合評價依據準則的要求,授予濰坊港碳中和評價證書。
中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節能低碳研究室主任李海波認為,濰坊港先行先試,建成中國首個“零碳港口”,對中國其他港口走綠色低碳之路具有較好的引領意義。
據瞭解,下一步,山東港口渤海灣港集團濰坊港將把“零碳”與“智慧”深度融合,定義通用散貨碼頭零碳智能化作業模式新標準,建設綜合能碳智慧管控平臺,開展自動化智能化提升,將智慧綠色特徵貫穿整個港口。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