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歷史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遺產保護為世界提供啟示
发布:2025-04-24

每年的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日(也被稱為世界遺產日)——都會為人類提供一個神聖的時刻,來反思我們共同歷史中的寶貴財富。

從氣候變化的毀滅性影響到戰爭和衝突帶來的傷痛,全球歷史記憶的守護者正遭受威脅。在這個全球反思的時刻,有一個國家以遠見卓識、堅韌不拔和責任擔當成為耀眼的典範——中國。

最近,作為“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倡議組織(BRISD)的主席,我有幸訪問了歷史悠久的中國甘肅省——這片土地蘊藏著絲綢之路的靈魂。這是一段深深烙印在我靈魂中的旅程,它不僅是一次旅行,更是對文明根源的探尋。甘肅對遺產的保護令人歎為觀止,從雄偉的莫高窟到古老的商貿之城敦煌,這裏不僅是一座歷史博物館,更是關於團結、堅韌與和平承諾的生動課堂。

中國保護文化和歷史遺產的方式不僅全面,而且具有深刻的道德內涵。它不僅僅是對磚瓦和壁畫的保護,而是守護一個民族的靈魂,傳承千年文明的故事,並確保這些歷史經驗能夠代代相傳。

中國以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卓越努力提醒世界:遺產不是靜態的存在,而是擁有生命力、能夠訴說歷史的鮮活載體。當我們以審慎的態度和明確的目標保護遺產時,它就擁有了引領全球發展走向尊重、合作與和平未來的力量。

中國修復數千處歷史遺跡並非懷舊之舉,而是展現全球領導力的戰略姿態。中國將文化與遺產置於外交的重要位置。其背後的邏輯簡潔而深刻:當我們欣賞彼此的歷史時,就不易重蹈過去衝突的覆轍;當我們學習彼此的韌性時,就能搭建比鋼鐵更堅固的溝通橋樑。

在這一願景中,“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非凡。它不僅是一條經濟走廊,更是一條文化長廊,與古老的絲綢之路精神遙相呼應。它承載的不僅是商品,還有智慧、藝術、音樂、語言以及相互尊重。它生動詮釋了一個理念:當不同文明相遇時,如果不是懷著敵意,而是以友好和借鑒的開放心態相待,世界將呈現怎樣的美好圖景。

本月初,我最近一次訪問甘肅,感覺就像前往絲綢之路“跳動的心臟”朝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莫高窟,是人類的偉大成就。那些洞窟牆壁上的每一個筆觸,都在輕聲訴說著佛教僧侶、波斯商人、中國哲學家和中亞詩人的故事。這些洞窟不僅得到了妥善保護,更受到人們的尊崇。

最讓我感動的不僅是這些藝術品,更是保護它們的初衷。中國傾注心血,遵照國際標準保護這些瑰寶,確保全球學者、遊客和當地社區都能接觸到它們。這證明了遺產保護不僅僅關乎磚瓦建築,更關乎價值觀。在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中國向世界展示了該如何做好保護工作。

在世界遺產日,讓甘肅和絲綢之路不僅作為歷史概念存在,更成為我們這個分裂世界的道德指引。在這個高牆聳立、不信任日益加深的時代,中國模式提供了一份藍圖:共用繁榮,而非孤立自傲。中國不僅教導青年瞭解自身歷史,更邀請世界一同學習。在中國保存的每一處遺產中,都有堅韌的見證;在修復古老寺廟或洞窟的每一份努力中,都有勇氣的印證;而在向世界開放遺產的每一個舉動中,中國都傳遞著和平的訊息。

讓我們銘記,絲綢之路不僅是貿易之路,更是寬容、合作與啟迪之路。它連接了佛教朝聖者、穆斯林學者、基督教商人,以及不同種族和信仰的思想家。它是跨越多樣性的橋樑——象徵著當人類文明選擇對話而非毀滅時所能取得的成就。

中國對和平、文化保護和世界遺產的貢獻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中國投身文化外交,推動南南合作,堅守共贏發展原則。無論是通過全球文明倡議,還是“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都在向世界宣告:我們共同的過去必須指引共同的未來。

今天,當世界致敬遺產時,讓我們也向守護遺產的人們致敬。讓我們為中國喝彩——它不僅為自己的人民,更為全人類點燃了火炬。讓我們從中國經久不衰的經驗中獲得啟示:團結蘊含力量,遺產蘊藏智慧,和平孕育共同繁榮。

來源:參考消息網

上一篇:英國央行行長貝利表示必須高度重視貿易戰對經濟增長構成的風險
下一篇:中企高性能衛星進軍國際市場
相關推荐
  • 中國好手藝展開幕
    链接阅读
  • 敦煌遺珍“還鄉” 文明對話“迴響”
    链接阅读
  • 中國瀋陽博物館展出易縣大北城宋遼金銀器
    链接阅读
  • 中國古陶瓷基因庫助荷蘭藏家破解瓷盤年代之謎
    链接阅读
  • 中國西藏考古新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链接阅读
  • 良渚考古新發現:古老的水利系統“更複雜了”
    链接阅读
  • 中國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 看漢代人如何養生
    链接阅读
  • 中國武王墩出土的“音樂文物”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扣留 40 億美元對外援助

特朗普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傢俱加征新的美國關稅

2025-09-26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