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啟動實施“快遞下鄉”工程以來,中國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從無到有,從初步建立到日漸完善。十年來,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制度供給不斷豐富,行業上下協同發力、相得益彰,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在中國郵政局10月17日召開的2024年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郵政局新聞發言人、市場監管司司長林虎表示,十年來,中國郵政局通過接續實施“快遞下鄉”“快遞進村”等工程,不斷加強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為暢通城鄉經濟迴圈,降低農村物流成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行業力量。
十年間,中國各級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標準,促進農村寄遞物流發展的政策體系日漸完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到“十三五”末期,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中國基本實現了“縣縣有分撥、鄉鄉有網點”。“十四五”以來,“開放惠民、集約共用、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2024年快遞進村情況普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建設33.78萬個“一點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農村寄遞“最後一公里”服務實現有效拓展。
“快遞下鄉”進程中,快遞企業探索各類合作模式,迭代升級技術設備,“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產品+農戶(合作社)”模式得到廣泛推廣。2023年,中國共打造143個業務量超千萬件的服務現代農業金牌專案,並在脫貧縣、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形成17個業務量超200萬件的典型縣級專案。中國郵政局還將在年內會同有關部門推出100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範區和300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範專案。
當前,中國快遞業已進入年業務量超千億件、業務收入超萬億元的新階段,但農村地區快遞服務網絡不完善、服務能力不足,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中西部地區農村寄遞物流發展水準還滯後於東部地區。對此,林虎指出,中國郵政局將通過進一步完善村級服務站點建設“補鏈”、提高快遞投遞進村的能力“鍛鏈”、加強農村投遞服務品質監管“穩鏈”、支持企業間合作共建“固鏈”、暢通農產品上行管道“延鏈”等系統舉措,加快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全鏈條建設。
為推進邊遠地區寄遞服務可持續發展,中國郵政局將持續完善行業基礎設施,加快節點建設,加快實現村級站點建設新局面;凝聚行業內外合力,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支持企業完善自建網絡,引導末端共配模式;加強科技賦能提升寄遞服務質效,推動先進技術在農村寄遞網路、設施、服務等方面的應用,提升農村寄遞物流體系資訊化服務能力。
“得益於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全行業的共同努力,過去十年間中國農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顯著提升。”林虎表示,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為進一步鞏固十年來快遞下鄉進村取得的成果,全系統全行業將加強設施、運力、資訊、資本、技術等資源融合,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著力構建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村快遞服務新模式,讓農村快遞服務更有溫度。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