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看到歐洲即將加征關稅,許多企業已經制定了計畫。
報導稱,數月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直在準備應對歐盟徵收高額關稅的前景。當這一天到來時,許多企業都已做好了準備。
報導指出,有些企業已在歐洲建廠;有些企業與歐洲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一些企業打算從泰國等第三國向歐洲出口產品;有些企業則完全放棄了歐洲市場,將注意力轉向其他市場。
報導提及,歐盟12日告訴中國汽車製造商,如果歐盟在7月初推進其計畫的話,除了10%的現有關稅外,進口電動汽車可能還要被加征最高達38%的關稅。
報導稱,雖然這一結果早就在預料之中,但歐盟的聲明還是打亂了許多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計畫。現在,許多企業正在重新思考這一路線圖。包括比亞迪和蔚來汽車在內的幾家中國主要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歐洲進行投資,它們在那裏銷售汽車的利潤高於中國國內。
報導認為,歐盟12日就關稅問題作出的決定可以說證明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擴大在歐洲生產的決定是正確的,它們在那裏更有可能避開進口關稅。對於尚未在歐洲取得重大進展的公司來說,加征關稅的前景促使其實施了戰術性撤退。
不過,報導指出,儘管歐盟的行動在短期內導致一些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計畫複雜化或者被顛覆,但分析人士說,關稅很可能只會暫時延緩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銷售,而不會破壞它們更長期的發展軌跡。
另據路透社6月13日報道,北京抨擊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的關稅是保護主義行為。該國最大汽車出口商說,這些關稅不會破壞其在歐洲的發展計畫,包括今年在西班牙生產電動汽車。
報導稱,按出口量計算,奇瑞汽車是中國最大汽車出口商,而該公司似乎並未被嚇倒。奇瑞汽車歐洲業務負責人說,該公司計畫年底前開始在其最近收購的西班牙工廠生產電動汽車。這將有助於抵消關稅的影響。
來源:消息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