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ene Wagner and Maria Bayarri 報導 德國聯邦統計局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前八個月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在關稅加碼拖累德國對美出口的背景下重奪榜首。
計算顯示,今年1月至8月德國與中國的進出口總額達1634億歐元(約合1907億美元),而與美國的貿易額為1628億歐元。
2024年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終結了中國連續八年的霸主地位。這一轉變源於德國試圖降低對華依賴,柏林方面以政治分歧為由,指責北京採取不公平貿易手段。
然而今年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及關稅政策重啟,貿易格局再度變動。
美國關稅重創德國出口
關稅措施導致德國對美出口下滑,今年前八個月同比下降7.4%至996億歐元。8月對美出口同比暴跌23.5%,顯示下滑趨勢正在加速。
德國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迪爾克·揚杜拉表示:“美國關稅和貿易政策無疑是出口下滑的重要原因。”
揚杜拉指出,美國對德國傳統出口商品(如汽車、機械和化工產品)的需求已出現萎縮。
荷蘭國際集團全球宏觀主管卡斯滕·布熱斯基表示,在關稅威脅持續和歐元走強的背景下,德國對美出口短期內難以反彈。
中國對德進口激增
2025年前八個月,德國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3.5%,降至547億歐元,降幅甚至超過對美出口。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中國進口增長8.3%,達1088億歐元。
布熱斯基指出:“中國進口再度激增令人憂慮,尤其數據顯示這些商品是以傾銷價格進入市場的。”他警告稱,這不僅加劇德國對華依賴,更可能加劇德國在關鍵產業面臨的壓力——這些領域中國已成為主要競爭對手。
貝倫貝格銀行經濟學家薩洛蒙·菲德勒指出:“在國內經濟缺乏活力的情況下,德國某些群體如今可能對全球市場的任何變動感到不安。”
(1美元=0.8575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