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新辦4月1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工業和資訊化發展情況。2024年一季度,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總體實現良好開局。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主要表現在:工業生產較快增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較2023年全年提高1.5個百分點。電子、化工、汽車等重點行業增長帶動作用明顯,工業大省大市發揮了挑大樑作用。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0.2%,實現了自去年8月份以來的連續增長。市場預期向好。一季度工業投資增長達13.4%,規上工業企業數量持續增加,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升到景氣區間,達到了50.8%。一季度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多要素賦能工業經濟持續向好。
二是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實現好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力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可以說,高端化發展取得新突破。統籌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創新成果不斷湧現,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臺樣機總裝下線。扎實推進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發展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一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智能化水準取得新提升。加快推進四個融合——數字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人工智慧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目前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央地協同出臺系列政策支持企業數位化轉型、智能化改造,中國已建成近萬家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綠色化發展取得新成效。推動產業結構向綠色化、低碳化持續優化,氫能、新型儲能等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31%,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繼續下降。
三是資訊通信業穩步發展。一季度,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5%。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增強。“雙千兆”網路部署穩步推進,累計建成5G基站364.7萬個,5G用戶普及率突破60%,千兆城市達到207個,引導構建梯次算力基礎設施架構。資訊技術賦能效應不斷放大。5G應用在製造業品質檢測、礦業生產等領域規模推廣;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已拓展至49個國民經濟大類,形成了200餘個工業互聯網示範應用標杆。服務民生水準有效提升。持續開展APP治理,有力有效維護用戶權益,進一步加快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優秀案例示範推廣。
四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出了四個強化——強化對企服務,強化創新主體,強化產融對接,強化開放發展。在強化對企服務方面,組織開展“一起益企”中小微企業服務行動,扎實推進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建立健全解決賬款拖欠問題長效機制。深入落實各項惠企政策,部署了今年減輕企業負擔工作任務,著力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在強化創新主體方面,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真正地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增強企業發展動能。在強化產融對接方面,發揮中國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助企融資累計達到7800多億元。在強化開放發展方面,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進一步擴大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深化與各國企業互利合作。
下一步,中國工信部將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力以赴抓好工業穩增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共性技術平臺、中試驗證平臺建設,以資訊技術、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綠色技術等助力新型工業化,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培育發展新動能,為工業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