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发布:2025-09-19

9月18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成就。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十四五”是中國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湧現
  
細數這五年湧現的科技成果,“星光”璀璨——“天宮”空間站轉入常態化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採樣返回,“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5G通信實現大規模應用,北斗導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務;C919大飛機實現商業飛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首位,CR450動車組鞏固擴大高鐵技術世界領跑優勢;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特高壓輸變電世界領先,光伏、風電裝機容量居世界首位……
 
陰和俊介紹,在高端裝備領域,“京華號”16.07米超大直徑盾構機不僅突破單月掘進542米的新紀錄,更實現了對地面建築的無擾動,目前已在工程中成功應用;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鑽采系統國際領先,最大鑽深可達11000米。在先進製造領域,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成功研製出國際領先的大型露天礦機器人運輸裝卸系統,實現單個礦山百臺級、總量達3000臺級規模化應用,為全球礦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人工智慧領域,國內湧現出多個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準確率突破95%,打造百餘個標杆應用場景;在人形機器人方面,整機技術實現突破,多模態感知、大腦-小腦模型等關鍵技術取得進展,促進了與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製造、物流搬運、電力巡檢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為未來萬億級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腦機介面領域,已開始幫助截癱患者站立行走、盲人恢復光感,國產腦起搏器已實現全面商用,臨床幫助3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運動功能,成為人口健康領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陰和俊說。
基礎研究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
  
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2.68%;研發人員總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基礎研究經費達2497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高水準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
  
同時,聚焦國家需求,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部署了納米前沿、催化科學、物態調控等重點研發任務,突破一批重大科學問題。例如,基於資訊超材料的新架構無線通信系統,為6G技術提供了前瞻性的基礎支撐;建立稀土資源的綠色高效採集、精選和冶煉理論,為稀土材料引領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納米限域催化理論用於煤炭、天然氣的高效清潔轉化,對中國能源安全和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價值。
  
在人才方面,中國基礎研究人才隊伍由2021年的47.2萬人年增長到2023年的57.5萬人年。2024年,中國高被引科學家達1405人次,比2021年增長50%,占全世界的1/5。
  
“‘十四五’期間,我們堅持自由探索和目標導向‘兩條腿’走路,不斷強化平臺基地與學科體系建設,持續壯大基礎研究的高水準人才隊伍,基礎研究的整體實力顯著增強。”科技部副部長龍騰說。

科技成果轉化水準又上新臺階
  
科技部副部長邱勇介紹,“十四五”以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水準又上新臺階,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4年達到6.8萬億元。
  
促進轉化,體制機制很關鍵。2020年開始,中國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共40家單位在3年試點期內,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等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累計120.9億元,比試點前三年增長126.5%,帶動28個省市近700家單位開展省級賦權試點。2022年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試點,帶動17個省市開展改革實踐,探索更加符合科技成果轉化規律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這些試點形成的經驗做法,將在更大範圍內推廣。”邱勇說。
  
在推動完善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通創新上,這個五年,中國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面向產業需求共同凝練科技問題,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協同培養科技人才。比如,西安交通大學與241家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研究院,形成大學“出團隊、出設備、出場地、出保障”,企業“出題、出資”,並且作為成果的“閱卷人”全程參與的模式,累計聯合開展2500多項難題攻關,培養2000多名工程碩、博士。
  
此外,國家技術轉移體系也不斷健全。記者瞭解到,中國技術交易所、上海技術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等3家國家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12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以及高校院所自建的1084家技術轉移機構,高校和企業共建的19000多家研發與轉化平臺,還有1.6萬家各類科技型企業孵化載體,共同形成多層次的技術交易網路。

來源:光明日報

上一篇:L2級輔助駕駛將迎來國家標準 智慧的車如何駛好安全的路?
下一篇: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全球第一
相關推荐
  • 中國首臺15米口徑亞毫米波望遠鏡開建,“看不見”的宇宙秘密將被揭開
    链接阅读
  • 中國首款:銳翔通用雙座電動直升機RX1H首飛成功
    链接阅读
  • 為了解汽車行業在積體電路應用方面所受影響,中汽協開展反歧視調查工作
    链接阅读
  • 中國首次向全球共用氣候數據產品
    链接阅读
  • 中國“燈塔工廠”數量全球第一
    链接阅读
  • 強化安全 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將迎國標
    链接阅读
  • 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數達1734.8萬個
    链接阅读
  • 8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2.3%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中國華為大肆宣傳晶片和計算能力計畫,向英偉達發起新挑戰

2025-09-18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稱人工智慧將重塑全球貿易格局

英國和美國達成 420 億美元科技協議以紀念特朗普訪英

2025-09-17

TikTok得以存續:中美達成協議確保該應用在美國繼續運營

中國取代德國躋身聯合國最具創新力國家前十

2025-09-16

美中就TikTok達成框架協議;特朗普與習近平將於週五通話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