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巨頭正在加速拓寬儲能版圖。澎湃新聞11月4日獲悉,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化)近日與LG化學簽署關於聯合開發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協議。雙方將面向中國及全球的儲能系統和低速電動車市場,聯合開發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等關鍵材料,加快商業化進程,拓展鈉離子電池商業模式,並在未來擴大至新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領域合作。
鈉離子電池有著與鋰離子電池相似的工作原理,主要通過鈉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嵌入、脫出實現電荷轉移。相較於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和價格優勢,安全性和充電速度更優。在低溫環境下,鈉離子電池容量衰減較少,性能優於磷酸鐵鋰電池,且市場前景廣闊。
然而,在近年來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浪潮中,鋰電池炙手可熱,鈉電池仍徘徊於市場化邊緣,其成本與性能仍待持續突破。此前有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介紹,未來2-3年將是鈉離子電池在細分市場站穩腳跟,實現規模化、商業化的關鍵窗口期。
據研究機構預測,中國的鈉離子電池市場將從2025年的10GWh增長至2034年的292GWh,年均增長約45%。到2030年,預計中國市場佔據全球鈉離子電池製造量90%以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等專家建議,鈉離子電池應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功率高、低溫性能好、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優勢,瞄準混合動力汽車、UPS、調頻儲能、鉛酸替代等應用場景。
中國石化董事長侯啟軍表示,此次與LG化學合作開發鈉離子電池材料,有助於雙方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中國石化以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為企業願景,努力建成潔淨能源和高端化工材料供應商。
記者注意到,中國石化近年來在充換電領域步蹄疾穩,在推動自身傳統加油站向綜合加能站轉型的同時,與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合作緊密。
今年4月,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簽署產業與資本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宣佈將全面深化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共同建設覆蓋全國的換電生態網路,今年將建設不少於500座換電站,長期目標是擴展至10000座。中國石化方面彼時透露,下一步將就換電、零碳、微電網、車生態、電池材料等領域拓展合作空間,同時結合產業合作落地推動多層次資本股權合資合作,積極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寧德時代在港交所上市,中國石化作為全球最大基石投資者領投入股。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