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ey Roulette 報導 週三夜間,中國發射了“天問二號”探測器,開啟了首次從附近小行星取樣返回的任務,這一無人探測器可能使這個航太事業迅速發展的國家成為第三個獲取原始小行星岩石樣本的國家。
當地時間淩晨 1 點 31 分左右,中國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搭載著天問二號探測器。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天問二號探測器將前往約 1000 萬公里外的小行星 469219 卡莫奧萊瓦。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證實了“天問二號”的發射,並稱其取得“圓滿成功”。
“天問二號”計畫於 2026 年 7 月抵達小行星,並於 2027 年 11 月將裝滿岩石的太空艙送回地球著陸。
此次任務是中國迅速發展的太空計畫的最新例證,近年來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運營自己的空間站以及大力投資計畫在 2030 年前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
日本的“隼鳥號”探測器於 2010 年從小行星上採集樣本,這是世界上首次此類任務。2019 年,日本又成功實施了“隼鳥 2 號”小行星探測任務,隨後美國的“奧西裏斯-雷克斯”探測器於 2020 年從小行星“貝努”上帶回了樣本,這是美國首次執行此類任務。
天問二號的目標小行星卡莫奧萊瓦(Kamoʻoalewa)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是一顆地球的類衛星,這顆近鄰天體已繞太陽運行約一個世紀,其大小在 120 英尺(40 米)至 300 英尺(100 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