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汽車邁入3000萬輛時代之後
发布:2024-01-21

中國汽車產業完成飛身一躍,站上了產銷3000萬輛的新臺階。

近日,中汽協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受益於終端市場優惠政策的刺激,以及汽車出口市場的強勁增長,中國汽車產業正式進入產銷3000萬輛新時代,實現了新突破。

回首2023年,中國汽車產業在調整與重塑中負壓前行,競爭不可謂不激烈,卷價格、卷技術、卷產品、卷行銷、卷出海,一個“卷”字貫穿全年。進入2024年,站在產銷突破3000萬輛大關的新舞臺上,中國汽車產業如何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成為建設汽車強國這盤大棋的“棋眼”。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近日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汽車產業跨上3000萬量級新臺階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上具有新的里程碑意義。3000萬輛的背後不僅是“量”的增加,也證明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改革和升級取得了“質”的進步。在3000萬輛這個數字的背後,其實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持續提升以及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創新。

“內卷”與“突破”交織,中國汽車產業接下來還需要回答盈利、出海等發展問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對記者表示,對於汽車產業而言,2024年是很關鍵的一年,產業競爭格局將進入深度重塑期,企業發展環境將會更加內卷,進入拼創新速度、拼行銷的“內卷2.0”新內卷模式。

而對於出海,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認為,中國汽車出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取得成功的標誌是,中國車企未來在海外市場的直接投資能夠順利展開並取得成績。

  揮之不去的“價格戰”陰影

2024年開年,汽車圈便已充斥著濃濃的火藥味,“價格戰”悄然開打。

2024年1月1日,領克汽車宣佈,領克09 MHEV官方指導價下調1萬元,最新指導價為24.79萬—30.29萬元,並推出了煥新購車禮,2024年1月31日前購車可享1萬元燃油車購車券、至高8000元置換補貼以及1萬元金融補貼。

緊接著,包括哪吒汽車、零跑汽車、歐拉汽車以及阿維塔推出了現金優惠、定金抵扣等優惠活動。

與此同時,繼在2024年1月1日宣佈推出降價以及低息金融政策等優惠活動後,2024年1月12日,新勢力龍頭企業特斯拉再次宣佈下調Model 3和Model Y的後驅版和長續航版價格,優惠幅度在0.65萬元—1.55萬元不等。

2023年以37.6萬輛的成績問鼎新勢力車企銷量冠軍寶座的理想汽車亦在近日宣佈加入降價佇列,理想汽車全系產品降價超3萬元。

“在2024年,我們將對理想L系列車型進行配置的更新,2024款將在3月發佈並開啟交付。春節將至,我們推出了2023款車型的購車優惠。”理想汽車方面表示。

一位理想汽車4S店銷售經理告訴記者:“現在的價格可以說是理想汽車‘史上最強’購車優惠價,L7、L8、L9均優惠超過3萬元,理想L9 MAX版展車優惠可以達到6萬元,理想L8 Air版優惠後31萬元能落地,理想L7起售價則降至30萬元以下。”

1月17日,蔚來汽車亦宣佈,2024年公司將進一步升級現有車型的智能硬體配置,2024年3月上旬新車型將陸續開啟交付。新春佳節將至,公司為2023款車型提供了短期購車禮遇。據悉,目前蔚來汽車旗下8款車型有著2.4萬元~3.2萬元不等的優惠。

從2024年1月1日到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30家車企啟動了降價活動,汽車行業“價格戰”呈現蔓延之勢。

一位不願具名的車企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技術以及服務日趨同質化的背景下,降價成為車企立竿見影的一套打法,降價能爭搶到更大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車企生產成本有所降低,有降價的空間。

此前,易車研究院在《車市價格戰洞察報告(2023版)》中分析指出,新能源產品大大提升了汽車價值鏈的效率,且大幅壓縮了成本,為車企的“價格戰”留下了更大空間,一旦車市趨冷或自身有擴大市場份額的野心,可以更從容地發動“價格戰”。“價格戰”是強勢車企打壓競品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其核心使命是重構利益分配機制。2024年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內鬥”會更加激烈,盈利能力差的新能源車企將遭遇嚴峻挑戰。

“考慮到電池級碳酸鋰2023年6月以來的價格下跌趨勢仍然持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車成本端的壓力,我們認為以新能源車市場為首,2024年車市大概率將延續2023年的價格戰,行業加速出清。”首創證券方面在最新發佈的研報中表示。

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為消化庫存回籠資金,提高市場佔有率,2024年汽車行業還會繼續內卷,“價格戰”將繼續,優勝劣汰之下行業洗牌將加劇。“預計到2025年,中國車企的數量大概有50家,到2030年減少至30家左右,屆時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才會總體相對穩定,內卷嚴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態勢才會結束。”

  提高利潤、可持續發展是關鍵

頻繁的“價格戰”使得汽車行業利潤“承壓”,不少車企選擇以犧牲盈利能力為代價來換取銷量的增長。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有900萬輛的市場規模,總體上整個產業仍虧損嚴重。據統計,在100多個中外乘用車品牌中盈利的只有四五個品牌。”2024年1月16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2024長安汽車全球夥伴大會上表示:“眼下,長安汽車新能源業務處於虧損中,而且虧損得相當嚴重,基本上整個行業內的企業都是一樣的狀態。”

行業統計數據反映的情況更為全面。中國統計局2023年12月2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11月,汽車行業受產銷加快、出口較快增長等因素帶動,汽車製造業共實現營業收入達90663.5億元,同比增長11.2%;利潤總額為4489.8億元,同比增長2.9%。2023年1月—11月,汽車製造業利潤率為5.0%。相較於前幾年,汽車製造業的利潤率有所降低。

“從2023年的情況來看,汽車行業利潤增長沒有營收增長快。個中原因在於:一方面,車企紛紛加入新能源汽車賽道進行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轉型的過程投入很大,新品推出節奏加快,車型配置不斷優化,這些因素導致了投入勢必將持續增加。而傳統燃油車相關技術在短時間之內往往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在進入新能源汽車賽道後,車企利潤的下滑是產業轉型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另一方面,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車企紛紛採取降價措施,對其利潤也帶來一定的影響。”中汽協副秘書長對記者表示。

面對當前境況,車企應在以下幾個維度發力:首先,車企應聚焦如何做好產品,有好的產品才會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次,車企在價格方面應保持穩定,若價格體系長期紊亂,一個行業或企業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最後,車企應通過改革的方式來增加利潤,比如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以及管理效率,而不是通過粗放式的“價格戰”來發展。

當中國汽車產銷站上3000萬輛新臺階後,中國汽車產業需要思考的是應如何更好地進行可持續發展。比如在品牌力提升方面以及利潤的提高上,汽車產業還需要保持長期關注,並且實現持續突破。未來汽車產業鏈還需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向高端邁進。

  汽車出口大國不等於汽車強國

回顧2023年中國汽車產業交出的成績單,與產銷雙雙突破3000萬輛同樣矚目的是,中國汽車出口再創新高,達491萬輛,同比增長57.9%,成為拉動汽車產銷量增長的重要力量,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

業內認為,2023年中國已正式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汽車出口達到491萬輛的成績殊為不易。在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看來,中國汽車出口增長既有海外通脹、供應鏈困局、地緣政治、製造業產業萌發轉型等窗口機會,也與對“入世”多年積澱下的經驗吸收密不可分,更關鍵的是自主品牌的自強和創新。

不過,喜迎“豐收”的同時,業內也出現了呼籲理性看待中國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頭銜的聲音。

“2023年汽車出口的增速非常高,但是我們也看到其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出口俄羅斯市場的汽車達到了90多萬輛,而2022年我們向俄羅斯出口的汽車僅有16萬輛,也就是說2023年在俄羅斯市場我們出現了將近80萬輛的增量。換句話說,2023年整個出口銷量裏面有80萬輛的增量是俄羅斯市場帶來的。但是俄羅斯市場是一個機會市場,應該來說2024年這個現象不會繼續存在。”

中汽協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1月—11月,在中國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中,俄羅斯、西班牙市場表現較強,出口量分別達到84.1萬輛、37.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5倍和1.3倍。

對於2023年中國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這一話題,我們不必過分宣傳和強調。“因為貿易出口只是汽車出口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出口和國際化是要在海外的那些目標市場去直接進行生產。比如說我們看到,日本2023年的海外生產可能會達到1800萬輛左右。同時,德國、美國採用直接貿易模式的出口也不多,其出口的表現形式更多的是在海外進行生產。在這些方面,中國還是處於落後的狀態。如果中國車企未來在海外市場的直接投資能夠順利展開並取得成績,才能說明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化取得了成功。”

在中國汽車產銷突破3000萬輛之後,我們應認識到,在中國汽車消費增長減緩、甚至下降的情況下,今後不僅要關注中國的消費,還應更加關注國外的市場變化,關注如何加強出口業務。

“我們應要鼓勵出口,中國汽車產業的產能利用率不到50%,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利用率大概只有13%,很多產能中國市場消耗不了,就必須要出口到海外市場去。”

汽車出口單價高、利潤高,車企可以依託出口獲得更大的利潤並分擔內銷的成本壓力。

目前,業內普遍對汽車出口持看好的態度。中汽協方面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同比增長3%以上,其中,出口將達到550萬輛。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上一篇:清宮裏的立春日
下一篇:“ChatGPT之父”關於人工智慧有哪些新觀點
相關推荐
  • 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
    链接阅读
  • 428GW!2035年全球風機退役將迎高峰,中國占比領先
    链接阅读
  • 中國新推出的 K 簽證吸引外國科技人才,而美國則提高 H-1B 簽證費用
    链接阅读
  • 2025廣州國際購物節啟幕 推出超3000場活動
    链接阅读
  • 中國喜迎“雙節”
    链接阅读
  • 多地暫停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確保資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链接阅读
  • 中國渤海灣盆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鑽獲高產油氣井
    链接阅读
  • 全球容量最大!中國超重力場大科學裝置核心設備正式啟動,可實現“時空壓縮”效應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盟將削減鋼鐵進口配額,將關稅提高至 50%

2025-10-02

特朗普限制簽證促使美國公司考慮將更多工作轉移到印度

2025-09-30

特朗普對木材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櫥櫃和傢俱加征25%的關稅

特朗普的聯合國演講引發歐洲對全球共同承諾的焦慮

2025-09-28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特朗普扣留 40 億美元對外援助

特朗普對重型卡車、藥品和傢俱加征新的美國關稅

2025-09-26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