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互信、機遇”為主題的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將在哈爾濱舉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120餘個中外代表團參會。走過十年的中俄博覽會,已經成為世界共用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成果的大舞臺。
俄羅斯的帝王蟹、希臘的雕塑、土耳其的掛毯、韓國的紅參……中俄博覽會的國際展區仿佛一個“地球村”,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產品彙聚於此,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參展商和採購商。與會人士更看重中俄博覽會提供的“中國機會”。
除了特色商品、跨境電商、互市貿易、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展示、交流外,中俄博覽會還將圍繞地方合作、經貿投資、醫療教育等舉辦一系列配套活動。
從配套活動來看,本屆中俄博覽會已徵集產業對接、招商引資、國際合作、旅遊消費及其他領域主題配套活動40餘項。
中俄博覽會釋放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各國積極借此平臺拓展市場、深化合作。
翻開中國地圖,黑龍江省居於中國雄雞版圖的東北邊陲;再看世界地圖,這裏是東北亞中心、中國向北開放“前沿”。
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搶抓東北全面振興重大機遇,加強中國最北自貿試驗區建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著力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努力實現“末梢變前沿”的轉身。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5月初發佈消息,今年以來,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里、綏芬河、同江鐵路口岸通行量突破2000列、運送貨物2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6%,創歷史同期新高,班列實現穩定增長。
前不久,1列滿載55個集裝箱1300噸氨基酸的中歐班列從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啟程,駛往10257公里外的荷蘭蒂爾堡,標誌著黑龍江至荷蘭首條中歐班列線路成功開行。
“貨物運送時間節省三分之二,運距減少二分之一……”哈爾濱國際集裝箱中心站站長說,此前,當地有些企業貨物運輸比較依賴海運集裝箱,如今使用中歐班列(哈爾濱—蒂爾堡),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更有利於企業開拓歐洲市場。
中歐班列的穩定開行,有效促進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深化了國際產能合作,加速了要素資源跨國流動。
自貿試驗區被視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近5年來,將“試驗田”種成“高產田”,創造了“以全省萬分之三的面積,貢獻了全省約五分之一的實際使用外資和約七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的成績,圍繞對外合作、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特色產業和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已成功產出超過300項制度創新成果。
位於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的快件跨境電商海關監管中心自去年啟用以來,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從申報到退稅、金融、清關等一站式服務,打造了一條高效的跨境電商通道。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自成立以來,共推出195項自主創新案例。
黑龍江向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將為東北亞乃至世界發展與繁榮持續注入動力。一季度,黑龍江省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3%,高於中國5.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增長52%,高於中國47.1個百分點,成為外貿新亮點。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認為,黑龍江構築向北開放新高地還可以在人文交流領域進一步發力。
人文領域的合作無疑將有助於營造中外人民之間的互聯、互通、互信氛圍。以中醫藥、文化藝術等為代表的常態化人文交流,將搭建一座民心溝通之橋,支撐黑龍江向外開展全方位合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