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文博出海,體驗與故事都要“上線”
发布:2025-02-17

“數字+文博”,似乎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博物館紛紛推出線上展廳,不少線下場館也增設了互動體驗設備。

伴隨文化出海的不斷深入,中國文博專案不僅需要抓住全球觀眾的眼球,更要走進他們心裏。想讓文博專案“漂洋過海”後保持強大生命力,數字技術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卻並非一勞永逸的答案。

從莫高窟的虛擬漫遊,到《黑神話:悟空》的全球熱銷……在文博出海的成功案例中不難發現:發展數字文博,不應只停留在復原展品,更要打造切身可感的體驗、講述觸動人心的故事。

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體驗有多重要?

過去,受限於物理空間和保護需求,傳統文博展覽與大眾多少存在一些“距離感”。想必不少文博愛好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站在玻璃展櫃前,久久捨不得挪步,恨不能讓眼睛安上放大鏡、變成掃描器。更別說普通受眾,只是走馬觀花地遠遠一看,對文物的魅力往往感受不深。

因此,數字技術助力文博出海,先得把“高冷”的文物變成“親切可感”的文化體驗。

通過三維掃描、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數字技術手段,文物能夠跨越時空保存和展出,變得“可感、可玩、可互動”,擁有了更強的跨文化傳播力、吸引力。

正如敦煌莫高窟,一度陷入壁畫保護與開放參觀間的兩難,有了高精度三維建模和遊戲引擎技術,在不破壞原件的同時,全球觀眾可以借助VR設備,零距離觀賞壁畫細節。又如《千裏江山圖》等名畫,一度因“紙壽千年,絹八百”而傳播受限,有了全景掃描與數字孿生技術,畫作被轉化為“賽博永生”的數字資產,觀眾輕觸螢幕,便可細細探究每一處筆觸的奧秘。

數字技術的定格與轉化下,文化傳播的語言和認知壁壘不再“關山難越”。古建、古畫、古董……每種文物遺產匹配上最適合自身魅力呈現的形態,世界得以共用那份被中國文博之美驚豔眼球、觸動心靈的情感體驗。

然而,只有體驗還不夠,中國文博想要揚帆出海,還要通過故事傳遞價值與內涵。

海外受眾對中國文博的興趣來自哪里?除了精美紋樣、細膩筆觸、恢宏建築帶來的視覺衝擊和美學體驗,更有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文化底蘊與哲理智慧。只有深入挖掘闡釋,用扣人心弦的故事激起價值共鳴,中國文博的魅力才能更持久深刻,中國與世界多元文明對起話來,也會底氣更足。

2024年,北京中軸線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何北京老城這樣修建?圍繞中軸線有哪些歷史變遷和集體記憶?通過手機小程式進入“數字中軸·小宇宙”,各國用戶可以化身遊戲角色,在一段段故事情節中,沉浸式尋找問題的答案。

正是在一個個精彩文博故事的吸引下,越來越多外國朋友對中華文化心生好奇。通過與中國古代工匠、藝術家、建築家深度對話,他們對中國文博的瞭解,不再停留於對符號意象的簡單欣賞,而是翻開歷史書頁,瞭解中國一路走來的文化內涵。

數字技術的賦能,正讓中國文博跨越山海。而想要讓中國文博真正走進海外受眾心中,“上線”的除了展品,也要有體驗和故事。只要做到這一點,中國文博將從世界收穫更多美美與共的迴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上一篇:中國非遺展演映古城 燈火璀璨慶元宵
下一篇:“冰雪經濟”成為東北振興新動能
相關推荐
  • 在中國,婚禮鐘聲在夜總會、地鐵站和雪山之巔響起
    链接阅读
  • 陝西培育光子科技實驗室,計畫兩年攻克超30項卡脖子技術
    链接阅读
  • 中國牽頭制定,全球首個工業5G國際標準正式發佈
    链接阅读
  • 中國與多個太平洋島國簽署《提升經濟夥伴關係框架協定》
    链接阅读
  • 中俄兩國總理訪俄期間誓言聯合應對 “單邊 “制裁
    链接阅读
  • 中科院植入式腦機介面大突破:自動變形 貼附於大腦核心
    链接阅读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求促進投資,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
    链接阅读
  • 中國承諾與俄羅斯捍衛共同安全利益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會晤中亞領導人 推動關鍵礦產合作

2025-11-07

氣候談判三十年:進展、困境與危在旦夕的地球

美國最高法院對特朗普全球關稅合法性提出質疑

2025-11-06

中俄兩國總理訪俄期間誓言聯合應對 “單邊 “制裁

2025-11-05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求促進投資,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關係

2025-11-04

亞太領導人呼籲共用貿易紅利 亞太經合組織峰會閉幕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