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旅遊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文化在煥新傳承中贏得世界青睞
发布:2024-11-02

不久前,有著莫爾達瓦和羅馬尼亞血統的文化體驗旅遊博主愛琳,通過人工智慧系統制定了在天津的文化旅遊攻略,飽覽這裏的“河海津韻”。

“智能科技讓我‘沉浸式’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風景,還能快速規劃旅行路線,節省了很多時間。”愛琳說,中國旅遊景區的數位化和智能化服務正在成為新趨勢,大大提升了海外遊客暢遊中國的旅行體驗。

“China Travel”在今年成為世界流行語,有賴於中國推出的一系列便利外國遊客的政策,也得益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與煥新中展現出的新魅力。不少海外遊客表示,中國文化正在科技賦能中展現新的魅力。

來自德國的國際旅行博主肯在廣州乘坐了無人駕駛公車,感歎“極具未來感”;具備先進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仿真機器人“小柒”,成為近期在天津召開的國際展會上的明星,吸引眾多海外人士互動……

中國快速發展的科技與悠久的歷史文化交融,向世界鋪開一幅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長卷。

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和文化雙輪驅動的生產力。文化觀念創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土壤,而文化需求更是催生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力。

科技賦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豐富多元、生動持久。當下的中國,各個城市都在挖掘自身的文化資源與文化價值,中華文明的廣博與包容讓海外遊客從“身相近”到“心相親”。

西安大唐不夜城,“霓裳羽衣”“華燈太白”以沉浸式演出和行為藝術展現唐朝文化盛景;河南中牟縣,獨特的“幻城”建築裏演出的戲劇講述著中原大地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古渡”天津,遊客們可以在數字藝術博物館中感受中外藝術的別樣魅力……一座座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城市正通過煥新傳承吸引海外遊客。

祁述裕認為,隨著人工智慧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興起,以數據、大模型、算力為核心的新生產要素正快速融入文化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創意和數據等文化生產要素也在加速融入相關產業生產過程。

今年以來,在中西文化融匯、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天津,一場運用新技術、通過3D全息投影和光影效果等打造的“發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遊客。在跨越近百年的建築裏,“時光卷軸”緩緩打開,花紋和壁畫漸次出現,帶領遊客“穿越時空”,沉浸式領略神秘的藝術風情。

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創新辦展形式,用8個沉浸式互動區域打造新型數字文化體驗空間,讓受眾瞭解文物和藝術的方式從單一的視覺體驗向虛擬與現實結合、體感交互深度融合的綜合體驗發展。

“不少來到天津的外國朋友被這座博物館吸引,‘穿越時空’、感受中國。”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館長金鵬說。

新技術賦能成為彰顯中華文化時代風采的基礎,開放包容、平等交流的內核始終是中華文明展現永久魅力的底色。

遊意式風情區,參觀有“中國最美書店”美譽的鐘書閣,品嘗特色美食……紐約茱莉亞學院古樂演奏系總監羅伯特·米利與學生們,在燈火璀璨的海河灣畔結束了在天津的遊覽,“我們將長久記住這個夜晚,這次中國之行也註定會成為他們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

來自薩摩亞的留學生安雅說,中國文化正是吸引著她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的主要原因。中秋佳節親手製作月餅,參與詩詞朗誦比賽,瞭解楊柳青木版年畫技藝、接觸古箏琵琶等傳統樂器。

“我的大哥、二哥和姐姐曾分別在哈爾濱、武漢和北京讀書,他們會和我分享在中國的經歷。”安雅說,“在中國的時間越久,就會越熱愛中國文化。”

多年來,孔子、京劇、功夫、長城等文化符號構成了世界對中國的文化想像,這也是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如今,新時代的中國正在展現文化新魅力。

“在平等交流的潮湧中,一個自強不息、現代時尚又傳承歷史的中國,正在國際交流中贏得更多青睞。”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

來源:新華社

上一篇:前三季度中國新增消費品1518.5萬種
下一篇:中國最大光伏廢水零排專案投運
相關推荐
  • 國慶中秋假期後半程再迎小高峰:最後三天酒店預訂量同比翻倍增長
    链接阅读
  • 再創新高!雙節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數約12.43億人次
    链接阅读
  • “乾隆花園”將向觀眾開放
    链接阅读
  • 中柬中秋晚會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链接阅读
  • “遇·鑒”文明交流互鑒活動走進希臘和義大利
    链接阅读
  • 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建成:翻越夾金山僅10分鐘,十一試運行
    链接阅读
  • 這裏不僅有喀納斯湖、可哥托海,還有“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引來八方客——“老外”吉馬的阿勒泰
    链接阅读
  • 到“黑龍江最美江段”看兩國風景,去距哈爾濱最近國家一級口岸訪互市貿易——感受鶴崗轉型的“國際範兒”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在亞洲之行最後一站吹捧韓中協議

2025-10-29

高盛修正英國央行預期,預測11月將降息

受美國關稅衝擊的中東盟簽署升級版自貿協定

特朗普盛讚日本“傑出”女性領導人 貿易與關鍵礦產會談取得進展

特朗普會見日本新領導人高市早苗 討論貿易與安全議題

2025-10-28

特朗普在日本獲王室級禮遇,中美貿易休戰希望升溫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