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數字經濟下“新職人”如何“破壁出圈”
发布:2023-12-21

“只需要一個攝影師就好,文案、剪輯、發佈都自己來。”接觸短視頻直播以來,來自中國河北廊坊的90後房產主播經紀人王影已在網上發佈了486個短視頻,帶“老鐵們”雲看房、雲選房。

當“經濟”二字前加上“數字”的首碼,就業機會、就業群體甚至就業生態都在悄然發生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首次標注了數字職業(標注為“S”),共有97個,例如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員、電子商務師、互聯網行銷師等。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近期發佈的《短視頻直播生態催生新職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顯示,一塊螢幕背後發生了諸多變化:中青年成短視頻直播生態新職業的主力軍。其中,18-24歲占29%,25-34歲占26%,35-44歲占25%。18-34歲占比達到5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的1639個職業中,短視頻平臺快手覆蓋八成以上的數字職業,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下,被稱為新職人的新職業從業者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面對無邊的網路,他們將獲得怎樣的發展空間?

一塊小屏帶出五花八門新職業
“網路越來越發達,客戶想瞭解的也越來越多。”王影介紹,她選擇加入快手的線上探房隊伍的原因是,順應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她看來,與傳統房地產經紀人相比,線上用戶群更廣,因此,房產主播經紀人需要瞭解更多的市場行情、相似樓盤特點等資訊,通過小視頻或直播向客戶推送,客戶達成看房意向後,再從線上轉向線下繼續服務。

王影粗略算了算,拍攝探房視頻之前,她一個月能與二三十組客戶建立聯繫,如今,這個數字翻了近十倍。隨著客戶成倍地增加,王影的團隊也越來越龐大,除出鏡講解的房產主播經紀人外,攝影師、線下選房師等也成了探房團隊的標配。

北京退休職工吳姐也在從事與“探”相關的工作。吳姐常在飯點前半小時按下錄製按鈕,到北京大街小巷的美食店嘗鮮。
吳姐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第一次拿起手機拍探店視頻,到自信地給網路另一端的同齡人推薦特色小店,只花了不到半年時間。
剛退休的時候,吳姐覺得,“挺高興的,不用上班了”。沒過多久,她開始想著找點事幹。在孩子的建議下,她決定進駐短視頻平臺,當探店達人。

與“互聯網原住民”相比,吳姐對拍攝機位、視頻剪輯和直播只略知一二,提及“完播率”“人均線上時長”“GMV(商業交易總額)”這些詞,更是一竅不通。按她的理解,看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在吳姐的短視頻中,她總是在飯點前進入北京的餐飲連鎖店或特色小餐館,用稍慢的語速介紹菜品和打折資訊,並且根據不同年齡段用戶的需求,推薦相應的菜品或小食。
“我原本以為我的普通話不標準,也不像年輕人那麼能說會道,對直播成績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吳姐說,直到看到視頻評論區有用戶留言“催更”,身邊還有朋友上門想搭夥兒直播,她才意識到,這份職業也能帶來成就感。

以探店達人的身份再就業後,吳姐直播時拿過單場超8萬元的成交額,也沖上過快手直播榜前20名,今年9月,她的直播成交額超過了20萬元。
在短視頻平臺上,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業服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董科奇,把服務就業的工作延伸到了線上。
此前,董科奇已經幫助鄉親們找了20多年工作,為了“送崗下鄉”,他走遍前郭縣幾百個村辦招聘會,等到大家開始使用QQ、微信,他又嘗試在這些軟體上發佈招聘資訊,但取得的效果並沒有理想中好,“企業找到合適的工人太難了”。

董科奇介紹,藍領找工作常常是“老鄉帶老鄉”,但“老鄉幹得滿意,不一定自己就滿意”。老鄉介紹工作不對口、不精准,是困擾藍領求職者的問題。
2019年,董科奇看到有人通過直播的形式與求職者溝通,發現一對一講解、即時互動的形式特別精准,就此萌生了直播帶崗的想法。
2021年,機遇來了。在快手上的第一場直播中,董科奇單槍匹馬,坐在辦公室裏開始了吆喝。這個直播間沒有精緻的場景、沒有美顏的濾鏡,憑的實力是盡可能全面的招工資訊。一口東北口音的他,自稱“嘮的都是家常嗑”,“一些找工作的藍領,文化程度相對不高,必須說得特別直白,他們才記得牢”。
直播前,他的帳號只有200多個粉絲,且多是親朋好友。兩個小時後,他漲了2000多個粉絲。

如今,“董科長”的團隊已經為158家企業直播招工18820次,發佈短視頻4.25萬條,累計觀看人次超5.4億,通過直播帶崗的形式為企業招收員工3萬多人,勞務工資創收21.39億元人民幣。

新職人首要看重的是實現自身價值,收入排第二
隨著新職業不斷湧現,不少“新職人”開始思考更長遠的未來。實際上,大多數“新職人”是把新平臺當作人生價值實現的試金石。

《短視頻直播生態催生新職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顯示,從事短視頻直播的用戶對新職業價值的認知上,排在首位的是“實現個人價值”,接下來才是“獲得可觀收入”。

95後“好運”從事網路主播職業已有3年,播過的商品涉及美妝、護膚等品類。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不同品類的直播對應的時薪水平不一樣,而主播很難“跨界”。她剛入行時主要針對美妝、護膚類產品進行直播,現在希望“跨”向時薪更高的本地生活類產品,但不太容易被品牌方錄用。

“主播這一行比較‘耗人’。”“好運”解釋,作為一個成熟的主播,需要隨身備著喉片,偶爾還要到醫院做霧化。此外,在4-5個小時的直播時間內,需要連續不斷地講解,“你不能只是在講話,還需要代入情緒”。

家庭主婦魏欣在董科奇的影響下幹了兩年多直播帶崗主播。每到春節後的招聘旺季,她能幫助百來位應聘者找到工作。通過這份工作,她不僅能賺到企業的傭金,有了一份可觀的收入,也從中切實感受到了自身價值的實現,“原來借助互聯網我真的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魏欣認為,做網路主播需要“堅持”“有耐心”。她和很多人一樣參加了“職業經紀人培訓班”,但真的註冊帳號、拍攝作品並堅持直播超過兩年的,她算是為數不多的一個,“當時跟我們一起參加培訓的有幾千人,但目前我們這個團隊留下的只有100多人”。

魏欣希望平臺能夠給予她們更成熟的方法論指導與相應的流量扶持,“我們起初是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她表示,關於視頻拍攝剪輯的技術、直播帶崗的流程、主播的專業話術等方面,都還有優化的空間,此外,平臺如果能對帶崗內容有更多流量傾斜,他們也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為新職人打開更多成長空間
同樣是董科奇“徒弟”的於萬臣,關心的是直播帶崗這一職業未來的發展路徑。開播兩年多,根據帳號後臺數據統計,已有10萬多人投遞簡歷,他也幫助幾千人實現了成功就業。“目前,50歲以上的老齡工人越來越多,如何幫助他們精准匹配用工單位、解決就業需求?”在他看來,作為一個職業經紀人,他需要更多專業知識以解決這些問題。

今年2月,快手直播宣佈推出“超級新生代”主播激勵計畫,為年滿18歲的在校生或畢業兩年內的青年群體提供現金和流量,幫助他們通過短視頻+直播實現就業。據悉,今年全年,快手直播將持續拿出現金、流量等資源,推出系統的主播培訓及成長課程,攜手直播上下游產業機構,持續扶持大學生等青年群體實現就業。

快手直播相關負責人表示,主播是平臺的寶貴資產,大學生群體的引入,一方面可以更加活躍快手直播內容生態,另一方面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較高、學習能力較強,也能帶動平臺其他主播的共同成長。借助持續的激勵計畫和運營扶持,希望能夠吸納和引入更多優質的大學生群體,持續帶動運營、媒介、文案、數據分析等新型就業崗位的繁榮。

直播行業正受到求職者青睞。曙光一線公會負責人王曙光表示,在2023年應聘的新人主播中,有超過200位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與往年相比,比例有明顯提升。談及應聘理由,“上限高”“能鍛煉自己”占了大多數。而大學生“學習能力快”“網感強”的特點,也讓公會對這批“高學歷苗子”的前景充滿期待。

“政府、平臺、個人三方聯動,讓短視頻直播創作者所從事的新職業大有可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原黨委書記陳李翔認為。
  
近年來,人社部通過加大新職業培訓和人才評價的工作力度、探索將更多新職業納入職稱評審範圍等舉措,為新職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土壤;快手平臺為更多的普通人,特別是青年提供了新職業學習和就業的新機會、新場景;越來越多的青年也在積極擁抱新職業,把數字技術與數位化工作和個人職業發展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就業形態。短視頻直播行業吸納大量就業,形成專業化、職業化的新職業生態。隨著短視頻直播生態與產業深入融合,更多新業態和新職業不斷成長。“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與實體經濟相融合,賦能傳統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可以增強數字時代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他說。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勞動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表示,經濟轉型中,新需求引導新供給,新供給創造新市場,新職業開發新領域,新業態帶動新就業。2019年以來發佈的新職業中,很大一部分與數位化、智能化緊密關聯。例如,人工智慧訓練師將改變生產線上的枯燥勞動,裝配式建築施工員將吸引新生代勞動者投身建築業,網約配送員給“快遞小哥”新的稱謂,健康照護師激勵著家庭服務業人員技能提升,奶茶店、甜品店的服務員擁有了“調飲師”的職業身份。“列入國家職業目錄的新職業,正在增加新生代勞動者的勞動興趣,使他們感受到新技能勞動帶來的快樂感。”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上一篇:“考古中國”又出新成果
下一篇:人民幣匯率若繼續升值是否會影響中國出口?商務部回應
相關推荐
  • 中國首個足球全棧AI總指揮中心點亮,中足聯攜手聯想打造
    链接阅读
  • “巨無霸”出江!超大型集裝箱船在江蘇南通試航
    链接阅读
  • 硬“核”力量接續上新:兩天內,山東、浙江核電新機組相繼開工
    链接阅读
  • 日本因中國旅遊抵制行動蒙受損失,兩國緊張局勢升級
    链接阅读
  • 中國總理對尚比亞進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西方國家競相爭奪投資立足點
    链接阅读
  • 地下700米的大國重器有好消息!中微子實驗首個重大成果發佈
    链接阅读
  • 原創郵輪是中國郵輪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
    链接阅读
  • 中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第一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中國總理對尚比亞進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西方國家競相爭奪投資立足點

2025-11-19

歐盟實施配額限制鐵合金進口

中國C919客機亮相迪拜天空 力爭贏得海灣買家青睞

2025-11-18

德國財長抵達北京,貿易鴻溝擴大,供應鏈動盪

2025-11-17

日本尋求平息與中國不斷升級的臺灣爭端

特朗普削減牛肉、咖啡等食品關稅 應對通脹擔憂加劇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