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押注歐洲拓展自動駕駛技術版圖
发布:2025-10-06

本網綜合  Nick Carey 報導 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後,中國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正加速進軍歐洲,設立總部、達成數據合作協議並開展道路測試,引發當地競爭對手對市場競爭的擔憂。

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目前超過半數在售車型(包括眾多入門級車型)已配備自動駕駛技術,部分車型甚至將其作為標配。

北京正推動本土企業主導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同時制定國家法規為國內發展提供清晰路線圖。

擴張已然展開。記者採訪了十餘位企業高管,他們描述了中國企業如何將歐洲作為全球擴張的橋頭堡,其模式與電動汽車的推進如出一轍。

“我們正聚焦歐洲佈局全球未來,”QCraft公司首席技術官李東表示。該公司上月在慕尼克車展宣佈將設立德國新總部,理由是當地環境比美國更開放。

“美國市場存在壁壘,”他提及美國對自動駕駛系統收集數據的國家安全擔憂時說。

企業表示歐洲監管環境更為開放,儘管當前駕駛輔助系統僅限於少數豪華車型,且開發者抱怨法規存在碎片化問題。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呼籲全歐洲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汽車發展,承認該技術在美國和中國已成現實。

“歐洲也應如此,”她強調。

中國企業瞄準歐洲市場尋求增長

北京初創企業QCraft專注於駕駛輔助系統供應,正與中國及歐洲汽車製造商合作,預計兩年內將技術推向歐洲市場。

中國26個城市的公車已應用QCraft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這意味著車輛可在長時間內無需人工干預。

另一家專注為車企提供L4技術的深知路(Deeproute.ai)計畫,待與中歐車企的洽談達成協議後,將在歐洲建設數據中心。

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商摩根(Momenta)已與優步(Uber)合作,將於明年在德國啟動L4技術測試。該公司為豐田、通用等車企提供系統。

明程科技9月宣佈將為梅賽德斯-賓士在華車型提供駕駛輔助技術,首款應用車型為電動版CLA轎車。兩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賓士已在歐洲啟動該技術的測試。

其中一位人士表示:“明程科技正瞄準歐洲市場這塊蛋糕。”

歐洲初創企業渴望公平競爭

諮詢公司AlixPartners汽車顧問張怡薇指出,文遠知行、百度和小馬智行等中國自動駕駛巨頭同樣在歐洲擴張。

與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相似,它們看中了歐洲市場相較於擁擠的中國本土市場更高的利潤空間。

“投資者期待增長,”她表示,“他們正尋求其他增長市場。”

部分歐洲競爭對手要求補貼和貿易保護政策,另一些則意識到中國企業的競爭將推動全行業技術進步,加速歐洲滯後的發展進程。

英國初創企業Fusion Processing首席執行官吉姆·哈欽森主張加強監管,理由涉及國家安全和競爭問題。該公司計畫明年測試L4級無人駕駛巴士。

“若想掌握這項技術,我們需要更高標準的監管和適度干預以確保公平競爭環境,”哈欽森表示。

“歐洲是他們唯一能進入的市場”

在歐洲仍價格高昂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正被汽車製造商以低價甚至免費的方式在中國推廣,以期在價格戰中實現差異化競爭。

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售出的約1500萬輛汽車(占比超60%)將配備L2級技術,該技術可在特定條件下實現自動駕駛,但仍需駕駛員保持注意力。

今年6月,中國監管機構批准九家車企開展L3級系統的公共道路測試,該技術允許駕駛員在多數情況下移開視線。

諮詢機構Sino Auto Insights創始人杜樂指出,在美國拜登政府禁止中國聯網汽車技術後,歐洲各國政府對華汽車及技術展現出更開放的態度。

“歐洲是他們唯一能進入的市場,”他表示,“必須採取行動。”

歐洲自動駕駛技術公司Wayv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亞曆克斯·肯德爾主張建立開放市場並簡化監管。他告訴路透社,中國企業的競爭將加速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

“當今世界有多少自動駕駛汽車?不多,對吧?”肯德爾問道,“即使你只關注世界的一部分,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9月的慕尼克車展上,中國自動駕駛企業Momenta、QCraft、Horizon Robotics和DeepRoute.ai首次與本土電動車製造商同台亮相,大舉推介其低價系統。

Momenta與優步合作的L4級測試將在寶馬總部所在地慕尼克啟動——該公司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正是Momenta。明程科技歐洲區主席Gerhard Steiger在車展上表示,與優步的合作是“在歐洲更廣泛推廣的起點”。

DeepRoute.ai首席執行官周煒在採訪中也表達了同樣的雄心:“歐洲是巨大的市場,對我們至關重要。”

歐盟尋求統一規則以參與全球競爭

歐洲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正在測試自有系統,但多數歐洲國家僅允許部署基礎的二級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要求駕駛員全程保持控制權。

歐盟委員會正致力於統一分散的監管體系,以推動更複雜系統的測試與最終部署。目前此類測試僅限於英國、德國等少數市場。

總部位於柏林的初創企業Vay目前在德國測試機器人計程車和無人駕駛巴士技術,並在拉斯維加斯與德萊特倫旗下租車公司Poppy Mobility合作運營遠程駕駛租車服務。

Vay聯合創始人法布裏奇奧·斯凱爾西支持歐盟簡化區域法規的舉措,呼籲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以壯大本土企業,同時接納外國創新成果。

他表示,隨著自動駕駛主導權之爭進入新階段,中國企業的競爭將迫使“歐洲企業迅速優化戰略佈局”。

 

上一篇:烏克蘭加入歐盟之路艱難,無論匈牙利是否設置障礙
下一篇: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相關推荐
  • 中國國家發改委緊急安排2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粵瓊颱風災後應急恢復
    链接阅读
  • 中國貿促會黨組: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夥伴關係
    链接阅读
  • 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專案建設取得關鍵突破
    链接阅读
  • 428GW!2035年全球風機退役將迎高峰,中國占比領先
    链接阅读
  • 中國新推出的 K 簽證吸引外國科技人才,而美國則提高 H-1B 簽證費用
    链接阅读
  • 2025廣州國際購物節啟幕 推出超3000場活動
    链接阅读
  • 中國喜迎“雙節”
    链接阅读
  • 多地暫停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確保資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政府上任數小時後辭職,加劇政治危機

2025-10-06

特朗普施壓結束加沙戰爭 納坦亞胡面臨極右翼反彈

右翼高市早苗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隨著美聯儲重啟寬鬆政策,外國投資者可利用更便宜的美元對沖工具

特朗普干預後,加沙戰爭距離結束還有多遠?

2025-10-05

比特幣突破 12.5 萬美元創歷史新高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