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Lidia Kelly 報導 中國總理李強週一在會見來訪的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時表示,中方願加強與俄合作,捍衛共同安全利益。
在杭州舉行的會談中,李強稱中俄兩國是“互信互利的良好鄰居和合作夥伴”。
中國中央電視臺援引李強的話稱:“中方願加強與俄發展戰略對接,拓展多領域合作。”
“沒有上限”
據俄塔社報導,米舒斯京正在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週二將在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
鑒於俄羅斯正努力應對因烏克蘭戰爭遭受的西方制裁,而中國在貿易和技術領域與美國關係摩擦不斷,此次會談預計將聚焦經濟和技術合作。
李克強與米舒斯京上次主持中俄政府首腦例行會議是在2024年8月,當時中國總理稱讚兩國關係呈現“新活力”和“蓬勃生機”。
克里姆林宮週五表示高度重視米舒斯京此訪,但未說明普京總統是否會通過總理向習近平轉達資訊。
普京與習近平於2022年2月簽署“無上限”夥伴關係協議。此後俄羅斯轉向中國以緩解制裁影響,雙邊貿易額創歷史新高,人民幣結算比例提升,能源合作不斷深化。
擬建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專案今年初取得新進展,該管道擬從俄羅斯北極氣田經蒙古向中國每年增供500億立方米天然氣,但定價問題仍存爭議。
貿易下滑
中美摩擦——尤其在特朗普總統任內激化的貿易爭端——曾推動莫斯科與北京加強跨境貿易,但近月中俄貿易額持續下滑。
俄工貿部長阿裏哈諾夫將此歸因於“外部”經濟壓力及中國商品在俄市場“飽和”。
上月報導稱,隨著美國對俄最大兩家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實施制裁,中國國有石油巨頭已暫停採購俄海運原油。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9月以人民幣計價的對俄出口同比下降21%,創七個月最大跌幅。但當月中國自俄進口扭轉頹勢實現增長,環比上升3.8%,而前一個月該數據曾萎縮17.8%。
俄羅斯政府周日表示,副總理德米特裏·切爾內申科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寧波共同主持委員會會議,會議指出銅、鎳出口增長及農產品准入範圍擴大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