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及國際貿易時,通常認為美國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然而,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並非美國。事實上,通過在出口方面超越美國,這個國家將自己定位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一環。該國製造電子產品、重型機械和紡織品的能力對實現上述地位至關重要。這是哪個國家,又是什麼因素使其登頂呢?答案是中國。
中國貨物貿易總額居全球第一,其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14.2%。世界貿易組織(WTO)數據顯示,中國在電子產品、紡織品和重型機械等關鍵行業的出口處於領先地位,出口產品遍佈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先進的物流基礎設施、專注於大規模生產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定價策略,使中國能保持上述領先地位。根據WTO的數據,中國的優勢在於出口產品的數量以及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相關數據證實,2022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總額達到5817.83億美元,中美貿易關係進一步鞏固了其商業成功。
讓中國成為出口大國的主要因素有四個。多樣化生產,中國生產多種商品,尤其在技術類產品(如手機、電腦)、重型機械、紡織品和大眾消費品方面表現突出。戰略港口,作為中國處理大量出口貿易的例子之一,上海港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港口,而中國對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和秘魯錢凱港等關鍵港口的投資也擴大了中國的全球出口範圍。價格策略,維持相對較低成本的能力使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一雄心勃勃的倡議通過基礎設施連接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促進貿易往來並增強中國的全球影響力。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