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衝突高度濃縮,每一分鐘都在反轉。快節奏、強情緒的敘事風格是微短劇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旅程娛樂創始人高峰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微短劇是指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有著相對明確的主題和主線、較為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的內容。近年來,中國微短劇在海外掀起“刷劇熱”。
高峰是美國紐約的一位短劇導演。2024年7月,他帶領團隊拍攝的《離婚的億萬富翁繼承人》僅用3個月便成為北美短劇市場第一。
“拍攝團隊要以平均每天12至14頁劇本的速度拍攝,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劇本二創也需要做出一些本土化調整。”高峰稱,美國演員的表演風格較為內斂,需要提前為他們設計打砸東西的動作,幫助觀眾更好地代入故事情境。
目前,高峰已經拍攝了55部微短劇。在他看來,好的劇本內容是微短劇創作的核心。“面對內容雷同、題材相似等問題,一定要在內容情節上下功夫,打磨出符合海外用戶喜好的劇本。”高峰表示,除了簡單的愛情、冒險故事外,未來希望通過短劇,深入探討更多深刻的主題,傳遞更為豐富和有價值的思想。
短劇導演俞清逸自去年從導演系畢業後就在洛杉磯從事微短劇的導演、製片工作。她介紹,改編自中國爆款微短劇、網文的作品頗受美國觀眾歡迎。“這些微短劇雖然由當地演員演繹,但劇本和平臺方大多來自中國,通過與當地承制方、導演合作,最終完成面向美國觀眾的作品。”
“華人團隊在與平臺方溝通時有天然的優勢。”俞清逸表示,華人團隊由於與平臺方語言相通,對彼此的溝通方式也更熟悉,加之專業高效的工作作風,在市場上十分受認可。
相比傳統影視產品,微短劇對導演在執導過程中的取捨意識與調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個微短劇專案從前期籌備到最終成片,最快在一個半月內就能完成,對新人導演來說,是快速成長的好機會。”俞清逸說,隨著行業發展,一些年輕短劇導演、編劇也開始嘗試原創劇本,探索更多題材,開拓市場空間。
英國中華藝術中心主任毛埴鋮認為,中國IP正逐步打開海外市場。“在用戶需求與審美都在不斷提升的今天,具備高質量內容創作能力的作品將更受矚目。這也告訴我們,中國文化出海,既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也要擁有創新的表達方式。”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