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世界計量日中國主場活動上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已建成200項國家計量基準和6.7萬餘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獲得國際承認的校準測量能力達1869項。計量對中國高速鐵路、大飛機、特高壓輸變電等重大工程及民生保障起到有力支撐作用。
計量是實現測量一致性和精密性的科學。近年來,中國計量的現代化水準不斷提升,計量科研成果大量湧現。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對精准、便捷、高效的測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現有的測量能力在精密、超精密測量和極大值、極小值測量等方面還存在不足,關鍵計量測試技術有待突破。
上述負責人指出,中國將加強計量科技創新,積極部署生命健康、人工智慧、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深海深地空天等領域精密測量技術研究,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計量量子化和數字化轉型研究,增強國家計量基準自主可控能力,提升計量基準體系的前瞻性、開放性和先進性,實施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能力提升工程。
同時,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計量需求,找准計量技術薄弱環節,組織實施產業計量測試技術強鏈工程,加強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著力補齊計量能力短板、鍛造計量技術長板,填補未來產業計量能力缺失。
此外,中國還將持續加強民生計量保障,扎實做好電子計價秤、加油機、電動汽車充電樁、“民用三表”、定量包裝商品等的計量監管。通過計量管理和制度創新,不斷提升計量監管能力水準,守好民生計量底線,優化營商環境,維護貿易公平。
2024年世界計量日中國主場活動由市場監管總局主辦、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承辦。活動當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舉行科技進步獎頒獎儀式。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