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黎巴嫩和以色列局勢升級,黎巴嫩多地發生通信設備爆炸和空襲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應黎巴嫩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黎巴嫩提供緊急人道主義醫療物資援助,以幫助黎方開展醫療救助工作。
據瞭解,伴隨黎以衝突的持續升級,黎巴嫩當地基本生活設施緊缺,政府目前提供的900個難民安置點早已經人滿為患。此外,很多南部居民倉促逃離,眼下已經沒有錢購買食物和水。一些受傷或在逃亡中染病的當地居民被送入南部沿線城鎮的地方醫院救治,這令當地醫院不堪重負,對藥品的需求持續加大。
由於以色列炸毀了黎巴嫩東部與敘利亞接壤的邊境公路,目前黎當地日常生活物資運輸存在困難。一些居民即使生活在受戰亂影響不大的城鎮,未來一段時間在物資採購方面也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當地居民希望能夠獲得更多外部支援,尤其是生活物資補給。
有分析認為,目前黎以雙方的衝突烈度已經超過了2006年的黎以戰爭。伊朗之前向以色列發射多枚導彈,以色列警告會讓德黑蘭為攻擊“付出代價”。在以色列展開地面攻擊後,中國、俄羅斯、法國、西班牙、德國和英國等幾個國家採取行動,從黎巴嫩撤出國民。
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外交部同交通運輸部、民航局及駐黎巴嫩、賽普勒斯等使館密切協作、晝夜奮戰,全力保護中國公民安全,迅速開展轉移撤離行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安排兩批次共215位中國公民分別搭乘輪船和包機,從黎巴嫩安全撤離,其中包括3位香港居民和1位臺灣同胞。”
據中國媒體報導,本次撤僑分為兩批,第一批69名在黎巴嫩中國公民及11名外籍家屬乘船前往賽普勒斯,第二批146名在黎巴嫩中國公民及5名外籍家屬乘坐包機返回北京。由中方承建的援黎巴嫩國家高等音樂學院專案作為此次撤離臨時集結點。據不完全統計,在黎中國公民超過200人,其中150餘人為該專案人員。
毛寧表示,當前黎以局勢仍複雜嚴峻,中國駐黎巴嫩使館仍在堅守,將繼續指導協助少量留在當地的中國公民採取安全措施,保護自身安全。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