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上海市關於加快培育商業航太先進製造業集群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到2027年,上海商業航太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左右。
《措施》提出,發揮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協同創新等專項資金協同支持作用,給予商業火箭、衛星、終端及配套關鍵核心產品研製一定比例資金補貼,最高達3億元,加快提升產業化規模。支持企業高端化智能化升級,提升批量製造能力,對企業購置設備、軟體等投入,按專案總投入10%給予支持,最高達1億元。對企業開展科技攻關、產業化專案建設的銀行貸款,按照支付利息的最高50%給予貼息支持,最高達1500萬元。支持火箭、衛星等領域智能工廠能級提升,按照評定能級分類支持,最高達1000萬元。
2025年,中國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計畫首飛,比如衛星方面,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持續發射升空,小衛星需求爆發式增長。據預測,中國商業航太市場規模今年將突破2.5萬億元。
今年3月5日,商業航太再次被寫入202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商業航太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北京、上海、湖北、重慶、廣東、海南等多地發佈政策,加碼推進商業航太發展。4月21日,四川省審議通過《四川省商業航太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2025—2030年)》,強調發揮四川衛星發射條件優越、航太產業基礎扎實、應用場景豐富等綜合優勢,推動全省商業航太高質量發展。
華龍證券認為,2025年,中國商業航太正式邁入規模化應用新階段。202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商業航太首次以“安全健康發展”為方向,強調技術突破與規模化應用,標誌著商業航太正式邁入規模化應用新階段。中國商業航太產業將迎來轉型升級期,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元,國際合作也將持續拓展。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商業航太概念股有近70只,年內股價平均上漲6.47%,星圖測控的股價漲幅最高,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11.15%;龍溪股份、國光電氣、豪能股份、鴻遠電子的股價漲幅居前,均上漲超40%。
4月以來,航太彩虹、芯動聯科、斯瑞新材等股獲得多家機構調研,斯瑞新材在調研中表示,2024年,公司已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室材料、零件、組件產業化專案(一階段)的建設,專案達產後,預計將實現年產約200噸鍛件、200套火箭發動機噴注器面板、500套火箭發動機推力室內壁外壁等零組件。該專案作為公司的再融資專案,已於2025年4月3日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的《關於受理陝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公司發行證券申請的通知》,目前正穩步有序地推進。
從業績來看,目前5只概念股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智明達、芯動聯科、*ST鋮昌一季度業績均預計扭虧,移為通信、天奧電子一季度業績分別預減和續虧。
從2024年業績來看,淨利潤錄得正值且同比呈現增長的有16只個股,其中中航西飛、航太電子、中國衛通、豪能股份的淨利潤規模居前。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