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日從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2024年中國物品編碼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截至目前,中國商品條碼系統成員保有量達到58萬餘家,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累計為100多萬家企業提供了物品編碼和商品條碼服務。
物品編碼是指按一定規則對物品賦予易於電腦和人識別、處理的代碼,它為商品、物流和企業管理等植入了“數字基因”。物品編碼“家族”中廣為人知的一員就是商品條碼,它是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條碼技術,使全球各商業組織之間可以無障礙進行資訊對接。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字生產力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持續發揮“數字基因”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2023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通過加強漢信微碼的生成識讀研究,自主開發了一批以漢信微碼為代表的科研成果。
“漢信碼ISO標準發佈之後,我們自主研製了一批相關科研成果,取得了7項發明專利,27項軟體著作權。”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導的工業化建造等2項ISO國際標準進入最終草案階段,確立了中國在工業化建造領域二維碼應用的領先地位。中心還完成了大宗物資、進口冷鏈等一系列科研專案和標準制修訂工作,獲得的發明專利、省部級獎等科研獎項顯著增多,有效提升了社會經濟管理和服務水準,極大激發了新質生產力的數位化發展動能。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