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增長達11倍。而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型儲能市場,近五年累計裝機規模增加20倍。其中新型儲能又以鋰離子電池為主,占比達95%-99%,
“目前,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最先進的儲能產業鏈,儲能電池和系統出貨量分別占全球市場的90%和70%以上。”在9月17日舉行的2025世界儲能大會開幕式上,寧德時代(300750.SZ/03750.HK)董事長曾毓群如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今年2月下發《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25〕136號,下稱“136號文”),該檔標誌著中國儲能產業進入了全市場化新階段。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9月剛印發的《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發展目標:2025-2027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2027年底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專案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
產業轉型關鍵時期,曾毓群再度為全行業敲響警鐘。其表示,我們對產業的形勢要有客觀的認識,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就,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才能推動產業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曾毓群談到的挑戰之一就是安全隱患。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發生167起儲能起火、爆炸事故。需要重視的是,其提到,“隨著儲能系統調用的頻率提高,儲能電站的安全面臨著更大的考驗。”
第二是價格競爭異常激烈。曾毓群提到一個行業現實,“三年間,儲能系統均價下跌約八成,近期某個集采專案的中標價格甚至低過0.4元/Wh,嚴重偏離成本。惡性低價必然帶來減料減配,為行業埋下了品質和安全隱患。”
價格戰更是已經蔓延至海外,即中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產業已由“內卷”卷到“外卷”。“這不僅讓儲能企業的毛利急速縮水,關鍵是不可持續、得不償失。”曾毓群指出。
第三則是產品的參數虛標、宣傳虛假。“不少企業不在研發上發力,只在產品參數上做文章,在質保壽命上拍腦袋。部分專案的實際運行壽命遠低於承諾,甚至不到承諾時間的1/4。”
曾毓群還提到了技術同質化問題顯現。“在資本的加持下,不少企業選擇了走捷徑,傾向於抄襲和複製而非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創新和研發是需要燒錢的,問題是人人都想走捷徑,誰來做創新?”
第五點則是行業無序擴張、一哄而上。據介紹,目前累計註冊儲能企業已經超過30萬家。“全面市場化將加速行業洗牌,大批企業三年內將會被淘汰,一大批‘孤兒電站’即將湧現。企業關閉,電站無人維護,將來的責任就只能甩給社會、甩給國家。”
曾毓群在講話中強調,安全是儲能發展的基石,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衝擊整個行業的投資邏輯和社會信任。必須將安全置於一切決策的首位。其同時還強調,沒有創新,儲能行業就沒有未來,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作為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絕對市場霸主,寧德時代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788.86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7.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04.85億元,同比增加33.33%。其中,儲能電池系統的營收占比為15.88%,營收下滑1.47%,毛利率同比增加1.11%至25.52%。
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宣佈量產交付587Ah大容量儲能專用電芯,該電芯在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壽命衰減及系統效率等核心性能指標均實現全面升級。此外發佈了全球首款可量產的9MWh超大容量儲能系統解決方案TENER Stack。
根據鑫欏數據,2025年1-6月,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產量位列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近日股價也表現搶眼。截至9月17日收盤,寧德時代AH股股價均創新高,A股上漲6.7%,報377.1元;H股突破500港元關口。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