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做細海灣保護大文章 織就更美風景線
发布:2024-04-09

中國是海洋大國,擁有約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諸多海灣猶如蜿蜒海岸上的璀璨明珠,串點成線。保護好海灣不僅能夠為人們織就更美的風景線,也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的潛能。

近年來,中國沿海城市在海灣保護上越來越精細,機制保障日益成熟,系統治理不斷深入,海灣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

各美其美,示範引領

海灣是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高地、生態保護的重地、親海戲水的勝地。抓住了海灣,就抓住了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治理與監管的關鍵區,就抓住了協同推進沿海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的“牛鼻子”。

美麗海灣是美麗中國在海洋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為了總結凝練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美麗海灣創新建設模式,2022年至今,生態環境部已開展兩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共遴選出20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這些案例既展現了不同地區海灣的獨特之美,又蘊涵著共通的治理之道。

沙灘潔白綿延,海面碧波蕩漾,岸邊遊人如織……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海南三亞灣是熱門旅遊目的地,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在這裏暢享美麗濱海風光。

在生態環境部公佈的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中,海南三亞灣榜上有名。近年來,經過持續綜合整治,灣長沙細、椰樹成林、珊瑚斑斕的自然景觀將三亞灣裝點得格外美麗,美好生態成為當地發展文旅經濟的加分項。

洞頭諸灣位於浙江溫州,同樣入選了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洞頭諸灣·共富海上花園”是中國首例海洋生態修復類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專案,將生態環境治理和依託生態環境治理發展的生態化產業打包成一個專案,通過康養服務、旅遊消費等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既守住了生態美,又實現了產業興。

近年來,沿海各地在推進美麗海灣建設的實踐過程中,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摸索出各自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模式,共同推動了海灣的生態環境改善。

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讓沿海各地“學有榜樣、做有尺規、行有示範、趕有目標”,充分發揮示範帶動和正向激勵作用,對沿海地區開展美麗海灣建設實踐起到積極示範引領作用。

對每一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的調研評價,專家組都會帶著公眾調查問卷在現場隨機發放。“不要光看監測指標,老百姓怎麼評價這個海灣,其實更加重要,環境品質的水準要跟老百姓的感受契合。”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說。

一灣一策,因地制宜

2022年初,《“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生態環境部與多個部門緊密合作,共同明確了以美麗海灣建設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主線,開展“一灣一策”精細化治理。

在福建省東山縣,記者眼前的金鑾灣水天一色,遊客在沙灘上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然而,這裏曾經養殖網箱密佈,不僅影響了沿海的景觀,養殖污水等還對海灣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當地人都不愛到海邊來,更別提外地遊客了。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3年,東山縣接待遊客逾856萬人次,旅遊收入超109億元。在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加持下,旅遊業日漸成為東山縣的富民產業。

東山縣金鑾灣是中國美麗海灣建設的一個縮影。各地圍繞美麗海灣建設的目標,制定了具體而有針對性的規劃,因地制宜實施了不同的舉措。

在青島靈山灣,當地建成“七位一體”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海基有纜監測系統+入海河流自動監測+無人船+無人機+衛星遙感+地理資訊技術+海洋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平臺”覆蓋了靈山灣及其入海河口和海岸帶區域,基本實現“守點、巡線、控面”監測監控一體化,初步具備海灣生態環境動態監視監測、海洋生態環境預警監測等功能。

在深圳大鵬灣,當地構建起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三方共建共用平臺,組建專家智庫團和志願者隊伍,建立“專家+媒體+群團+志願者”走訪機制,打造了一批海洋生態文明志願服務專案,舉辦“深圳國際海洋清潔日”“海底清潔·廢網共創”“藍色集結號·守護大鵬百里海岸線”“生態使者”環保流動課堂等公益活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美麗海灣建設。

前不久,生態環境部宣佈,2024年中國將啟動實施美麗海灣建設提升行動,組織沿海省份重點推進100餘個美麗海灣建設,“一灣一策”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和岸灘環境整治。

陸海統籌,共護碧藍

“我們把中國近岸海域劃分成了283個治理單元,以海灣這種代表性的地理單元作為它的核心要素。”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83個海灣實際上覆蓋了整個大陸和島嶼的海岸線,把海灣作為海洋治理的單元,可以把相關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在綜合治理方面形成合力。

中國歷來注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強調“加強海岸帶保護與修復”,“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

“建設美麗海灣,就是要堅持系統觀念,陸海統籌、綜合施治,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從污染治理為主向海洋環境和生物生態協同治理轉變,從單要素品質改善向海灣生態環境品質整體改善轉變,從主要關注指標變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轉變。”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福建省廈門市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大螢幕上不僅能即時顯示相關海域的水文、洋流情況,還能顯示海漂垃圾的歷史運動軌跡,更能預測海漂垃圾的走向。“我們通過這套系統對海漂垃圾進行定位和預測,調度船隻進行作業,大大提高了清潔效率。”廈門市政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張梁華說。

記者在垃圾清掃船上看到,工作人員將在海面上打撈起來的垃圾就地進行簡單分類,待靠岸後再進行進一步的分類處理。

張梁華已經在海上環衛站工作了8年,據他回憶,以前在海邊常看到海上有零零散散的垃圾,而現在,海面上的垃圾越來越少,環衛站最大的垃圾清掃船出動的次數越來越少。

治理海漂垃圾,單靠海上打撈是不夠的。

“我們根據海灣區域特點,建立專業海漂垃圾保潔隊伍。”廈門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秋茹介紹說,廈門還設立了海域海岸線保潔隊伍,配置沙灘保潔員約580人,根據潮汐情況,每日兩次收集處理沿岸垃圾,保持沙灘潔淨。

海上打撈、灘上撿拾,廈門海漂垃圾治理成效顯著,海漂垃圾的分佈密度從2020年的240.38平方米/公里下降到2023年的96.63平方米/公里。

陸海統籌保護和治理海灣,許多地區都在探索和實踐。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持續開展馮家江、南康江環境綜合整治,消除沿線污染源,增加馮家江生態流量,完成海灣568個雨汙直排口、2000多畝蝦塘和養殖場的治理,實施流域內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北海銀灘華麗變身、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山東省煙臺市健全陸海聯動長效管護體系,建立健全灣長制、河長制、海上環衛機制、海警協作機制、海洋災害應急處置機制,為藍天、碧海、金沙、綠樹、花鳥的良好景觀保駕護航。

……

在陸海統籌、綜合治理的作用下,海灣的環境品質不斷改善。據2023年監測結果顯示,有167個海灣水質優良面積比例超過85%,102個海灣水質優良面積比例較2022年實現提升。預計到2027年,中國283個海灣中,將有40%左右基本建成“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上一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考慮在 AUKUS 安全條約中與日本合作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由大到強”還要邁過幾道坎?
相關推荐
  • 持續加碼投資,中國國家電投集團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再創新高
    链接阅读
  • 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式服役
    链接阅读
  • 在中國的最大進口博覽會上,美國參展商對貿易戰最糟時期已過的預期充滿希望
    链接阅读
  • 新能源車購置稅明年起將從“全免”調為“減半”
    链接阅读
  • 海關總署:恢復美國CHS Inc.等3家企業大豆輸華資質
    链接阅读
  • 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後首次同框,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
    链接阅读
  • 在中國,婚禮鐘聲在夜總會、地鐵站和雪山之巔響起
    链接阅读
  • 陝西培育光子科技實驗室,計畫兩年攻克超30項卡脖子技術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美國參議院達成妥協 為結束政府停擺鋪平道路

2025-11-11

在中國的最大進口博覽會上,美國參展商對貿易戰最糟時期已過的預期充滿希望

特朗普會晤中亞領導人 推動關鍵礦產合作

2025-11-07

氣候談判三十年:進展、困境與危在旦夕的地球

美國最高法院對特朗普全球關稅合法性提出質疑

2025-11-06

中俄兩國總理訪俄期間誓言聯合應對 “單邊 “制裁

2025-11-05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