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sh Smith 報導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日本和韓國領導人舉行了四年來的首次三方會談,同意重啟因全球緊張局勢而受阻的貿易和安全對話,並稱贊了所謂的日韓關係重啟。
李強在首爾會見了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重啟自2019年以來停滯不前的三方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努力被列為重要議程。
在峰會開幕式上,李強表示,這次會議既是一個重新開始,也是一個新的起點,並呼籲東亞經濟強國之間全面恢復合作。
但要實現這一點,政治應與經濟和貿易問題分開,他還呼籲結束保護主義和供應鏈脫鉤。
李強說:“對中國、韓國和日本來說,我們的密切關係不會改變,通過應對危機實現合作的精神不會改變,我們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使命不會改變。”
無論會談期間簽署了哪些協議,這次會議本身都被視為三國關係取得進展的標誌。
首爾梨花大學教授萊夫·埃裏克·伊斯利表示:“中日韓三國峰會更多的是為了減少摩擦,而不是重塑地緣政治。”
中國的盟國韓國和日本與美國正試圖處理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問題,這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競爭、中國聲稱自己擁有民主統治的臺灣問題以及朝鮮核計劃的背景下尤為緊張。
尹錫悅和岸田文雄制定了更加緊密的合作路線,以加強彼此間以及與華盛頓之間的合作。他們在軍事和其他措施方面與美國展開了前所未有的三方合作。
美國總統拜登提高了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壁壘,對包括電動汽車(EV)電池和電腦晶片在內的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在去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他的競爭對手唐納德·特朗普提出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60%或更高的關稅。
協議領域
會後發佈的聯合宣言呼籲中日韓三國在最高層面上進行更多定期交流,並在氣候變化、環保、衛生、貿易和國際和平等領域展開合作。
宣言還設定了一個目標,即通過文化、旅遊和教育交流,到2030年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增加到4億次。
雙方領導人還分別就大流行病防控和知識產權保護發表了聯合聲明。
在朝鮮問題上,尹錫悅和岸田呼籲平壤不要按計畫發射攜帶太空衛星的火箭。
李強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防止朝鮮半島局勢進一步複雜化,但沒有提及衛星。中國是朝鮮唯一的軍事盟友和最大的貿易夥伴,並與俄羅斯一起呼籲聯合國放鬆對朝鮮的制裁。
貿易關係
過去十年間,中國、韓國和日本之間的貿易關係不斷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美國呼籲其盟國將半導體等關鍵產品的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這進一步考驗了中美關係。
雙方領導人同意建立一個透明、可預測的貿易和供應鏈環境,但沒有詳細說明。這對於三國的合作關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國領導人還出席了一個有三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的論壇,他們指出,由於全球挑戰,合作尚未發揮其潛力,但他們一致認為,工業界將共同努力支持貿易和穩定供應鏈。
自2012年首次啟動三方自貿協定談判以來,韓國、日本和中國已舉行了16輪正式談判。
在2019年11月的最後一次談判中,三國就自由化水準高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達成一致,三國都是該夥伴關係的成員,談判涉及的領域包括貨物和服務貿易、投資、海關、競爭和電子商務。
5月27日的峰會是在兩國領導人分別舉行雙邊會談一天後召開的。在這些會晤中,李強和尹錫悅同意進行外交和安全對話,並恢復自由貿易談判;岸田文雄和李強討論了臺灣問題,並同意舉行新一輪雙邊高級別經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