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旅遊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国旅游发展成就:行进在建设旅游强国之路上
发布:2024-05-20

打卡“网红城市”品味文化味道,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激发爱国心、报国志,遍览名山大川升腾民族自豪感……人们出游热情持续高涨,文旅市场热点不断涌现,彰显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引领中国旅游业加速发展,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出行的脚步、亮眼的数据,彰显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巩固。
  
优质旅游产品日益多元,满足多层次立体化需求
  
立夏时节,去浙江桐乡吃一碗当地特色的立夏野火饭;芒种前后,前往湖北走一走“芒种开田垄 乡情韵阳新”线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突出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物候景观、时令物产、民俗文化、百姓生活等,为游客在不同时节走进乡土家园提供向导。
  
在乡村,看美景、品美食,体验活力四射的“村晚”“村超”“村BA”,乡村旅游正被越来越多游客列为出游首选。1597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示范引领,乡村旅游与多业态融合发展,拓宽了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县域覆盖率由2012年的73%提升至2023年的93%,旅游景区有力支撑旅游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
  
在城市,休闲旅游消费旺盛,休闲街区成为人们打卡休闲的好去处。34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夜游产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满满。
  
特色展览、户外市集、海上表演、文创互动体验……“五一”假期,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海洋博物馆迎来大批观众,10余项文化活动更是打造了一个面向海洋文化的文旅新体验。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国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力度,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更加多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中国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339家。旅游景区类型从传统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迹,逐步拓展至乡村、冰雪、红色、主题公园等,产品体系更加完备,更好满足广大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以及研学、教育等多层次立体化的需求。
  
既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关心“好不好、满意不满意”的问题。
  
各景区持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建设旅游服务中心3500多个,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约15万座,完善旅游便民设施,发展智慧旅游,倡导文明旅游,让群众出游更方便。
  
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文化和旅游部门持续推进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常态化暗访评估机制,在重要时间节点专题部署各地加强执法检查,让群众出游更放心。
  
在旅行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从循着博物馆去打卡,到“跟着演出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游”;从美食之旅、红色之旅,到非遗游、研学游……人们越来越注重在出行的同时体验历史人文,品味特色文化。
  
旅游市场,国风劲吹。随着“汉服热”“非遗热”“博物馆热”“古城热”“古镇热”“古街热”的持续升温,赴一场传统文化的旅行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选择。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客流持续保持高位。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在保存历史文脉的基础上,推出新潮的玩法、丰富的民俗、个性的文创,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走进祖国各地的一个个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中增强精神力量。数据显示,红色旅游类A级旅游景区发展迅速,2012到2023年,数量和游客接待量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9.52%和13.08%,成为厚植爱国情怀的生动课堂。
  
每逢假期,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都是游人如织。中国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演唱会、音乐节、艺术展等文化演艺活动也成为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流量密码”。今年“五一”假期,各类音乐节等活动相继在北京、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举办,吸引大量游客,当地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等消费热度显著提升。
  
以“科技+文旅”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旅游新亮点。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有机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介入与互动体验,形成消费新场景。
  
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42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74个,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发布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立足与众多行业内在关联、相互牵动等特点,旅游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越发丰富成熟。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入境游掀起热潮,无论是知名景区还是街头小巷,常常能见到外国游客的身影。或游览名山大川,或体验传统文化,或品尝中国美食,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充分感受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入境旅游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的直接体现。通过旅游这扇窗,中国与世界相知相交。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复苏,更多国际航线恢复,中国与多国免签政策及各项便利化举措落地,境外游客来华旅游的热度持续攀升。
  
近年来,中国加强双多边合作,举办中俄、中美、中法等旅游年活动,目前共设立48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和3个驻港台旅游办事机构,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开展“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广,推动中外游客互访、文明互鉴。
  
入境游客数量攀升,对旅游行业的服务接待能力也是考验。各地针对外籍人士的生活习惯和旅行需求,在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环节着力破解难点堵点,不断推出相关举措,营造更加便利的旅游环境。
  
近日,300多名来自德国的游客来到北京天坛公园,感受古风古韵,欣赏美好风光。“为迎接外国游客,我们加强服务保障,线上购票平台设置了护照、永久居留证等专用通道,为外国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服务。”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弥合数字鸿沟,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超4.5万台,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同时优化了外卡自助取现、外卡内绑和投放零钱包等服务;上海A级旅游景区和一级博物馆购票系统均设置外国人护照及永久居留证选项。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感到宾至如归。
  
出境旅游同样健康发展。中国已是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14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行进在建设旅游强国之路上,中国旅游正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阿迪達斯計畫推出更便宜的流行鞋款
下一篇: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塗光伏示範專案海上部分開工
相關推荐
  • 國慶中秋假期後半程再迎小高峰:最後三天酒店預訂量同比翻倍增長
    链接阅读
  • 再創新高!雙節假期前半程交通出行人數約12.43億人次
    链接阅读
  • “乾隆花園”將向觀眾開放
    链接阅读
  • 中柬中秋晚會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链接阅读
  • “遇·鑒”文明交流互鑒活動走進希臘和義大利
    链接阅读
  • 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建成:翻越夾金山僅10分鐘,十一試運行
    链接阅读
  • 這裏不僅有喀納斯湖、可哥托海,還有“人類滑雪起源地”“中國雪都”引來八方客——“老外”吉馬的阿勒泰
    链接阅读
  • 到“黑龍江最美江段”看兩國風景,去距哈爾濱最近國家一級口岸訪互市貿易——感受鶴崗轉型的“國際範兒”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會見日本新領導人高市早苗 討論貿易與安全議題

2025-10-28

特朗普在日本獲王室級禮遇,中美貿易休戰希望升溫

特朗普離場後中國力推加強東盟經濟貿易關係

中國、澳大利亞渴望穩定關係,儘管存在緊張局勢和競爭

阿根廷中期選舉米萊自由主義改革方案獲壓倒性勝利

特朗普在東南亞達成貿易與關鍵礦產協議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