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歌稱將對美國法院的反壟斷判決提起上訴。
當地時間8月5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的聯邦法官公佈判決,認定穀歌的搜索業務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第一起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判決。這意味著原告美國司法部勝訴,穀歌數十年在搜索市場的主導地位可能被顛覆。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P.Mehta)在近300頁的判決書中寫道:“穀歌是一個壟斷者,並且為了維持其壟斷地位而行事。”判決指出,穀歌通過與流覽器開發商、智能手機製造商和無線運營商簽訂的獨家分銷協議,在通用搜索服務和通用文本廣告這兩大市場中保持了壟斷地位。
穀歌在社交平臺X上發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計畫就該判決提起上訴。穀歌全球事務總裁肯特·沃克在聲明中說:“裁決承認穀歌提供了最好的搜索引擎,但結論是我們不應該輕易獲得它……在訴訟過程繼續推進的同時,我們將繼續專注於開發人們覺得有用且易於使用的產品。”
敗訴的裁決結果公佈後,穀歌母公司Alphabet股價跌幅擴大,一度跌超5%,最終跌4.6%收於每股160.64美元,至4月25日以來收盤低位,總市值2.02萬億美元。
本案始於2020年,美國司法部聯合52個州及司法轄區的檢察長聯合起訴穀歌,指控穀歌向蘋果、三星等科技業同行、智能手機生產商和無線服務商支付數十億美元,換取穀歌搜索被設置為手機和網路流覽器的默認選擇,如果這些合作方選擇從穀歌的搜索收入中獲得分成,就不能預裝和推廣競品搜索引擎。
憑藉上述方式,穀歌佔據了線上搜索市場約90%的份額,以及智能手機市場95%的份額。法官梅塔在判決中也指出,穀歌僅在2021年就向手機製造商支付了263億美元,以保證他們將穀歌設為新手機的默認搜索引擎。
不過,裁定穀歌違反反壟斷法後,法官梅塔將另行安排庭審,決定對穀歌施以何種處罰。現在,穀歌也選擇上訴。因此,這宗訴訟案最終可能還要幾年時間才能塵埃落定。
在穀歌敗訴後,理論上梅塔可以下令分拆穀歌,但法律業的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對穀歌開展業務的方式施加新的限制,比如限制穀歌通過向蘋果、三星等公司支付費用而成為手機默認搜索引擎的能力。
雖然蘋果並未被列為本案被告,但其與穀歌的數十億美元合作是該案的關鍵問題之一。據披露,穀歌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以保持其在iPhone、iPad 和 Mac上的默認搜索引擎地位。僅2022年一年,穀歌就向蘋果支付了200億美元。
法官梅塔的裁決明確指出,穀歌與蘋果等公司的協議具有反競爭性。目前尚未確定穀歌將面臨何種處罰,以及該裁決對穀歌與蘋果合作的具體影響。
穀歌此次一旦敗訴,對合作夥伴蘋果來說也是一個重大風險。蘋果依賴來自穀歌的收入來推動其不斷增長的服務業務,該收入在2024年第三季度達到創紀錄的242億美元。如果蘋果和穀歌被迫調整合作關係,可能會對蘋果產生重大影響。
分析指出,該裁決具有里程碑意義,上一次針對科技公司的重大反壟斷裁決還是在20多年前。1998年,美國司法部對微軟提起反壟斷訴訟,該案一直持續到2001年,微軟最終付出了18億美元的和解費用、被禁止參與可能損及競爭對手的排他性交易,並被要求開放部分源碼。
對穀歌的裁決出來後,範德堡大學法學院研究反壟斷的教授麗貝卡·霍·艾倫斯沃思 (Rebecca Haw Allensworth) 表示:“這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反壟斷案件,也是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的一系列案件中的第一起。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捩點。”
目前,除了穀歌外,蘋果、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都坐上了被告席:亞馬遜在去年9月被指控非法壟斷線上零售;今年3月,美國司法部聯合美國十幾個州和地區的總檢察長,一同對蘋果提起民事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壟斷或試圖壟斷智能手機市場;Meta則面臨首個來自歐盟的罰單,該公司被指涉嫌濫用在分類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
近日,還有消息稱,美國司法部對英偉達啟動反壟斷調查,主要因為英偉達競爭對手投訴,英偉達在出售人工智慧(AI)晶片時可能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
另外,據外媒報導,在穀歌敗訴後,微軟必應的高管們表現得十分興奮,稱必應將可能取代穀歌,成為蘋果系統的默認搜索引擎。
在審判期間,微軟CEO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出庭作證稱,他擔心競爭對手穀歌的主導地位會形成“穀歌網路”,而且微軟與蘋果的關係屬於“寡頭壟斷”。納德拉表示,如果穀歌繼續這樣下去,他們很可能會在AI開發競賽中佔據主導地位。
當地時間7月23日美股盤後,穀歌母公司Alphabet發佈了截至6月30日的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Alphabet第二季度實現營收847.42億美元,同比增長14%,高於分析師預期的841.9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利潤為236.19億美元,同比增長28.59%;攤薄後每股收益為1.89美元,與上季度持平,高於市場預期的1.85美元。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