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當日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發佈了首次全球樹木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全球38%的樹木面臨滅絕風險,在接受評估的47282個樹種中,至少有16425個瀕臨滅絕,是所有瀕臨滅絕的鳥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總和的兩倍多。
“樹木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百萬人的生活和生計都依賴於樹木。如今,每三個樹種中就有一個以上瀕臨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幹事格雷特爾·阿吉拉爾(Grethel Aguilar)博士說。
這是全球大多數樹木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紅色名錄。目前,樹木占紅色名錄中物種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全世界有192個國家的樹種面臨滅絕的風險;而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樹木都面臨著氣候變化、森林砍伐、外來物種入侵、病蟲害等威脅。
本次評估發現,斐濟、古巴和馬達加斯加等熱帶島嶼上瀕臨滅絕的樹木最多。在世界上樹木種類最豐富的南美洲,森林由於農作物種植和畜牧業的發展而被持續砍伐。在南美洲13668個被評估的樹種中,有3356個瀕臨滅絕。
樹木的減少對成千上萬種動物、真菌和其他植物構成了重大威脅。樹木在碳迴圈、水迴圈和養分迴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還參與土壤的形成和氣候的調節,是眾多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人類的生產生活也依賴樹木,紅色名錄上有5000多個樹種被用作建築木材,2000多個樹種被用作藥物、食物和燃料。
阿吉拉爾在28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樹木是生命的晴雨錶。任務非常艱巨,但我們一定有能力扭轉這一局面,拯救人類賴以生存的樹木。”
據美國農業部林務局數據,每100棵樹每年可以吸收54噸二氧化碳和430磅(約為195千克)其他空氣污染物。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100餘位世界各國領導人曾承諾到2030年終止砍伐森林。
然而,今年10月發佈的《2024 年森林宣言評估》顯示,2023年全球永久性喪失的森林面積達637萬公頃,大大超過了2030年之前全球森林砍伐量(即不超過440萬公頃)的預期目標。《宣言》指出:“十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但我們在遏制森林砍伐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