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汽車 > 文章内容 返回
三問三答:“產能過剩論”掩蓋了哪些真相
发布:2024-05-09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新能源車銷售呈現火熱態勢,各大新能源車企最新披露的4月銷量也是大幅增長,遠超市場預期。但與此同時,大洋彼岸卻是“中國產能過剩論”甚囂塵上,矛頭直指中國新能源產業。

中國新能源產能真的“過剩”嗎?中國新能源產業為何受到青睞?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的實質是什麼?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採訪多位權威專家,就上述問題作出分析。
中國新能源產能真的“過剩”嗎?

——先進產能仍不足!

產能過剩通常指行業生產能力相對於市場有效需求過高,主要存在於工業特別是製造業。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告訴記者:“應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秉持市場經濟原則和價值規律看待產能問題。”

劉譯陽表示,從全球範圍看,當前新能源產能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據國際能源署(IEA)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

“過剩的是低端落後產能。”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稱,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其在試錯探索過程中,這部分產能也將隨著市場競爭而“出清”。

“新能源產業替代傳統產業的進程在加速,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認為,新能源產業在某些領域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其原因之一是這些產業本身技術更新和迭代速度較快。

在光伏產業領域,目前TOPCon、HJT、BC電池產業化技術快速發展,正在逐步取代當前主流的PERC技術,企業需要通過建新產能推動新技術快速產業化以形成競爭力。同時,光伏生產裝備性能提升較快,一條生產線3年至5年就可能被新投產產能替代而成為低端產能,需要持續購置新設備保持競爭力。

“這說明先進產能不僅不過剩,反而是嚴重不足。”劉譯陽稱,從全球的發展趨勢看,光伏行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以2030年為節點,IEA及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等各機構對2030年的裝機預測都是在不斷調高的,2030年的裝機容量可能進一步超預期。

中國新能源產業為何受青睞?

——關鍵在競爭力!

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產品產銷兩旺,備受市場青睞。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乘聯會的數據顯示,4月上旬,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為50.39%,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這意味著新能源車產品的性價比已經達到了主流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證明了整個新能源車未來的發展潛力較大,呈現持續逐步上升的態勢。”崔東樹表示。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光伏產業已成為中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並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中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劉譯陽介紹,中國企業通過國際合作和海外建廠,推動了全球光伏產業的發展,並助力其他國家實現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

較強的競爭力是中國新能源產業受到青睞的關鍵因素。比如,瑞銀集團報告顯示,比亞迪旗艦電動轎車“海豹”有75%的零部件為自產;從宣佈進軍電動汽車領域到新車正式發佈,小米僅用了3年時間;作為中國創新能力較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的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表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崛起,靠的是技術創新和高品質。新能源產業佈局早,產業集群效應大,研發投入多,成本管理效率提升,物流穩定高效,再加上國內大市場的牽引作用,使得中國新能源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這種分工是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激烈競爭中通過自身的拼搏,而不是靠低價傾銷或產業保護形成的。”王晉斌說。

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

因何被炒作?

——實為貿易保護主義!

“當前新能源產業領域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之一,是將產能這樣的市場競爭問題泛政治化,特別是濫用國家安全理由。”崔凡說。

崔凡表示,正是因為認識到新能源產業在未來具有巨大的需求和發展空間,而中國這些產業的競爭力以及市場份額又在近年來取得了迅速提高,為了遏制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以政治干預扶持其本國產業,一些西方政客提出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的偽命題。

在此之前,包括日本的東芝、法國的阿爾斯通等企業在內,只要取得成功,就會遭到一些國家的打壓。在零和博弈的邏輯之下,美西方提出的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其實源於自身的“焦慮過剩”。

專家認為,在新能源技術進步推動全球供應鏈深度調整背景下,西方需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遵守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與中國合作共贏,讓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從發展優質產能中受益。

崔凡表示,中國既沒有希望贏者通吃,也不可能搞封閉式發展。一方面,中國新能源產業需要進口大量中間產品,不可能什麼都自己生產;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企業普遍希望在海外投資設廠。中國願意通過促進雙向投資和技術交流,和各國合作在當地建立和擴大新能源產業產能。摒棄“中國威脅論”,加強國際合作,是發展新能源產業和應對氣候危機的根本途徑。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上一篇:中國外貿“新”風勁吹——新質生產力激發外貿新動能
下一篇:美國海上碼頭竣工,加沙援助物資在賽普勒斯裝船
相關推荐
  • 小鵬汽車MONA品牌明年進軍海外,面向全球大眾化市場
    链接阅读
  • 小米汽車公佈新專利 可提高車輛對天氣的自適應性
    链接阅读
  • 零跑B10汽車登陸歐洲市場:2.99萬歐元起售、可選3種配置
    链接阅读
  • 歐洲電動汽車行業敦促歐盟不要推遲汽車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链接阅读
  • 報告稱,歐盟汽車製造商接近實現排放目標,但梅賽德斯落後
    链接阅读
  • 大眾汽車在慕尼克車展前推出緊湊型電動 SUV 概念車
    链接阅读
  • 首發新一代寶馬外觀內飾!寶馬iX3中國專屬版將於年內正式亮相:軸距加長超100mm
    链接阅读
  • 零跑汽車:德國已有109家門店,Lafa5慕尼克車展全球首秀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忠實支持者勒科努為新總理

2025-09-10

危機頻發的法國深陷債務泥潭

2025-09-09

蘋果秋季發佈會前瞻:“史上最薄”iPhone亮相,Pro系列或漲價

貝森特稱經濟壓力可能迫使俄羅斯坐到談判桌前

2025-09-08

日本首相石破茂因選舉慘敗辭職

泰國阿努廷在擊敗執政黨對手後當選總理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