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觀測太陽,多了一雙“慧眼”
发布:2025-07-02

太陽,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源源不斷地為地球提供光和熱。然而,這顆演化了46億年的星球,還存有諸多未解之謎,靜待人類探索。

如今,人類對太陽的觀測仰望,又多了一雙“慧眼”。6月24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專案“2.5米大視場高解析度太陽望遠鏡”(WeHoST)在四川稻城啟動建設配套專案,預計2027年望遠鏡完成裝調並投入試運行。建成後,該望遠鏡將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軸對稱太陽望遠鏡。

“目前太陽研究的焦點問題之一是太陽爆發的物理機制。譬如太陽為何會爆發、太陽爆發是如何釋放能量的、太陽爆發對地球會產生什麼影響等。”WeHoST專案負責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丁明德介紹,WeHoST的科學目標就是觀測研究太陽活動區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太陽爆發現象,特別是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特徵和機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已有的大型太陽望遠鏡鏡視場小,雖然能夠清晰觀察到太陽表面小尺度的精細結構,但對於研究太陽活動區和太陽爆發活動還遠遠不夠。而WeHoST最大的特點就是既有大視場又有高解析度,可以看到太陽爆發全貌。”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方成表示,WeHoST的觀測視場擴大到7角分,可以看到太陽表面直徑30萬公里範圍內的太陽活動,比現有的太陽望遠鏡擴大了3倍到4倍,能夠覆蓋整個太陽活動區。

視場擴大的同時,WeHoST的解析度也達到0.1角秒至0.3角秒。“這相當於可以看得清太陽表面70公里至200公里範圍的局部精細結構,比目前國內國際一般中小型太陽望遠鏡的解析度提高了3倍至5倍。”丁明德介紹,這將為觀測太陽爆發的動力學過程提供更好的觀測數據。

而作為未來全世界最大的軸對稱太陽望遠鏡,WeHoST可同時對太陽光球層和色球層的磁場進行更精准的觀測。“太陽的絕大部分物質是高溫等離子體,太陽的物態、運動和演變都與磁場密切相關。太陽磁場是研究太陽活動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丁明德說。

茫茫太空中,兩顆來自中國的太陽觀測衛星交相輝映:一顆是2021年發射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一顆是2022年發射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誇父一號”。
既然已經有衛星可以近距離觀測太陽,為何還要建地面望遠鏡?丁明德表示:“相較於空間科學衛星,地面望遠鏡可以做得更大,使用壽命更長,而且觀測的波段不同,WeHoST可以最多以6個波段同時觀測太陽光球層和色球層的磁場、光譜和太陽單色像。”

方成表示,WeHoST建成後,還可以不斷迭代和升級,比如根據科研需求,增加新的終端設備,並與太陽觀測衛星配合,支撐建立中國天地一體化太陽立體觀測網。

“目前團隊正在攻關、逐步驗證多項關鍵技術,其中最大的技術難題就是控制太陽照射帶來的熱量。”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高級工程師李臻介紹,太陽照射到WeHoST鏡面的熱量可達約5000瓦,幾秒鐘就可以將1升水從常溫加熱至沸騰。雖然鏡面本身可以反射90%以上的熱量,但仍將吸收約500瓦的熱量。

而反射的約4500瓦熱量,也將集中到主鏡的主焦點處。為解決望遠鏡的散熱問題,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團隊,採用鏡面背部製冷技術,在背部均勻佈置200多根氣管,組成陣列,以噴射冷風的方式帶走鏡面吸收的太陽能。團隊還採用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吸收主焦點附近的多餘能量,通過控制製冷液的溫度和流速實現降溫,確保望遠鏡長期穩定運行。

為獲得高解析度的太陽觀測圖像,技術團隊又採用地表層自適應光學技術,以克服地球大氣擾動對圖像品質的干擾,進一步提高觀測解析度。

“目前,望遠鏡主體還在研製中,團隊還在攻關雙波段多狹縫磁場測量、多波段成像等技術,預計2026年底完成配套專案基建及望遠鏡總裝,並進行整體性能調試。”李臻說。

來源:科技日報

上一篇:英國男子因向俄羅斯分裂分子發送加密貨幣而出庭受審
下一篇:能源運營商表示,導致希思羅機場關閉的火災是由變電站組件故障引起的
相關推荐
  • 中國最大電力負荷首破15億千瓦
    链接阅读
  • 業內熱議 人工智慧如何加速落地
    链接阅读
  • 以電商平臺創新突破與戰略轉型帶動消費升維
    链接阅读
  • 中國交通運輸業向新提速
    链接阅读
  • 中國碳市場四年總成交額超462億元,擴圍後覆蓋全國六成碳排
    链接阅读
  • 日本電產為豐田供電機,99%零部件來自中國
    链接阅读
  • 又一個“首次”!中國天眼FAST再傳好消息
    链接阅读
  • 中國提出的全球首個《電力儲能用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成功立項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美國明年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時,有意對二十國集團進行“回歸基礎”的改革

2025-07-18

特朗普的關稅陰雲籠罩南非G20財長會議

特朗普削減援助後,美國援助人員數周來努力遊說以保食品庫存不被銷毀

2025-07-17

特朗普對印尼商品徵收19%關稅,歐盟準備採取報復措施

2025-07-16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緊縮開支,美國關稅風險加劇

2025-07-15

特朗普要求更多讓步,歐盟暫緩對美國加征關稅採取反制措施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