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月亮的時候,常常想起你;望著你的時候,就想起月亮……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一首《望月》歌,唱出多少人心中的愛戀。天上有個月亮,地上也有個“月亮”——位於四川省宣漢縣西北部五馬歸槽國有林場的月亮坪,被莽莽蒼蒼的大巴山托舉,流淌出滿滿的詩意。
多情浪漫的月亮坪,得名於一個美麗傳說。當地相傳,玉皇大帝的女兒月亮仙子偶然下凡降落於此,與放牧仙馬的弼馬溫相遇,兩人一見鍾情、結為眷屬。後人感懷這段美好的愛情故事,便將此地命名為月亮坪。
今天,在秦巴山脈深處的月亮坪,每當夜幕垂下、華燈初上時,在絢爛燈光的照射下,這裏的夜空美輪美奐,恍若仙境。在這裏,人們可以登臨山頂,放飛自己的心靈,觸摸童話夢想。
進入月亮坪深處,沿荔枝古道前行,人們又墜入另一個愛情故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大唐故事,仿佛在“巴山背二哥”悠長的山歌中醒來,馬蹄嘚嘚,駝鈴聲聲。
至半山處,莽莽叢林樹端一條銀白色的“樹冠雲廊”現於眼前,它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樹梢。漫步雲廊,清新空氣撲面而來,沁人心脾。眺望遠山,四周美景盡收眼底。步入全長5200米的生態遊步道,看見三三兩兩的情侶,沿著紅藍相間的遊步道相擁,在密林中呢喃情語,沉醉在自己的愛情故事中。
再往前走,途遇一片“知青林”。20世紀60年代,80餘名重慶知青栽種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柳杉樹幹筆直粗壯,參入雲天,颯颯杉枝隨風搖盪,發出蕭蕭濤聲。
漫步林間,花葉清香撲面而來。縷縷清風拂過耳旁,掠過眉梢,讓人心旌蕩漾,眼前仿佛浮現出國有林場當年建設的火熱情景。佇立山頭,極目層巒疊嶂,遠處五座山峰,猶如五匹奔騰的駿馬,正躬身料槽,俯下頭顱飲水,這大概就是五馬歸槽國有林場得名的由來。
俯瞰四方,月亮坪是一大片林海,由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相融組成。這裏植被面積大、樹種多,強烈的日光被樹木遮擋,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天然的庇護所。這裏野生動植物種類眾多,其中有不少國家級保護植物和動物,堪稱“珍稀植物王國”和“奇禽異獸樂園”。
人們紛至遝來,月亮坪好不熱鬧。曲徑通幽,人們穿行在藤蔓纏繞的林海深處,腳下小溪汩汩流出,濺出朵朵雪花,掠過長滿墨綠色青苔的石頭,歡快地向遠方奔跑而去……在終年翡翠色的小潭裏,黑褐色的大鯢、陽魚等國家保護動物隨處可見。在炎熱的夏日,它們擺動著尾巴,遊弋在石壁、清流中,享受著月亮坪這方天地帶給它們的清涼與快活……“看,那是大鯢!”伴隨著孩子們的驚呼,害羞的大鯢像下凡人間的仙女,輕擺著它那迷人的衣袖,轉瞬間藏匿於岩石之中。
月亮坪也是一個充滿神話傳說和飽經歷史滄桑的地方。這裏有見證歷史變遷的何家祠堂,有石槽寨、公子寨、母子寨、天平寨等古寨遺址,還有月亮寺、打兒石、呼娘扁、天鵝抱蛋、紅姑塘等美麗傳說……
“清早起來五方朅,五方霧得黢麻黑,黃雲老祖豪光射,吹開烏雲見日月……”行走在月亮坪,你還會聽到原汁原味的“薅草鑼鼓”。宣漢是土家族聚居區,“薅草鑼鼓”被稱為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月亮坪山腳不遠處的羅家壩遺址,是中國目前已知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巴文化中心遺址之一,也是探索巴文化起源的重要地點。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透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塵封數千年的巴國文明被揭開神秘面紗,重現於世人眼前。如今,流淌著巴人血脈的土家族兒女,在月亮坪這塊大地上繁衍生息,書寫民族融合團結的時代篇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深夜,佇立月亮坪山頂,只見“巴山之月”異常明亮,不管你在天涯海角,還是大江南北,一抹月色輝映下,四海皆故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