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2月26日,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在首都新德里一家醫院去世,終年92歲。
辛格是印度任期最長的總理之一,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經濟改革計畫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印美核協議的構建者,是一位務實型領導人,也被譽為“印度經濟改革之父”。
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
醫院聲明稱,由於“在家中突然失去知覺”,辛格的健康狀況惡化,於當地時間12月26日晚被送往新德里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聲明稱,辛格此前正在接受“與年齡相關的健康狀況”的治療。
2004年,被刺殺的總理拉吉夫·甘地的遺孀索尼婭·甘地選擇辛格接任總理。2009年,辛格再次當選,但他的第二個總理任期因財務醜聞和2010年英聯邦運動會組織工作的腐敗指控而蒙上陰影。這導致國大黨在2014年全國大選中慘敗於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
2013年,辛格與索尼婭·甘地在一起。
辛格辭去總理職務後表現低調。2014年接替辛格的莫迪稱他是印度“最傑出的領導人”之一,出身卑微,“多年來給我們的經濟政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莫迪在社交平臺X發帖稱:“作為我們的總理,他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廣泛的努力。”他稱辛格作為立法者對議會的干預“富有洞察力”,並表示“他的智慧和謙遜始終可見。”
與辛格同屬一個政黨的、印度議會下院反對黨領袖拉胡爾·甘地表示,辛格“對經濟的深刻理解激勵了整個國家”,並且他“以巨大的智慧和正直領導著印度”。
辛格於1932年9月26日出生於印度旁遮普(當時印巴還沒分裂)的一個村莊,1957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經濟學學位。1962年,他在就讀於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Nuffield College)時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辛格在1971年加入印度政府擔任商務部經濟顧問之前,曾在旁遮普大學和著名的德裏經濟學院任教。1982年,他出任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他還擔任過印度計畫委員會副主席和印度儲備銀行行長。
1995年,擔任印度財政部長的辛格(中)和部門的其他官員。
作為財政部長,辛格於1991年實施開放經濟的改革,使印度在面臨巨額國際收支赤字的情況下改變了經濟模式,避免了潛在的經濟危機。
辛格曾三次當選印度聯邦院(上院)議員,並在1998年至2004年期間擔任反對黨領袖。
辛格還是第一位擔任印度總理的錫克教徒。
2008年,印度和美國簽署了標誌性的民用核能協議,使印度能夠獲得美國的核技術,從而結束了印度的核孤立。但該協議對其政府造成了不利影響,2008年協議敲定後,印度國內對協議的批評日益增多。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顯示,辛格在任期間,中印兩國保持了高層互訪和接觸,實現了各層次的政治對話和磋商,加強了戰略和政治溝通。雙方簽署一系列合作檔,推動了雙邊經濟關係的改善。2006年,兩國簽署了《中印防務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