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期5天的2025年倫敦科技周在倫敦奧林匹亞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屆科技周以“AI時代的科技”(Tech in the Age of AI)為主題,議題覆蓋生成式人工智慧、量子計算、數字基礎設施和監管等領域。
今年的科技周有650多名演講者、數百場會議,包括180位CEO、227位初創公司創始人,以及微軟、亞馬遜網路服務和穀歌雲等全球科技公司的高管。來自125個國家的3萬名與會者將與英國創新生態深度互動,涵蓋初創企業、成長型科技公司、投資人及終端應用企業。
倫敦科技周總監大衛·莫納漢(David Monaghan)表示,倫敦科技周是全球科技領袖的盛會,不僅塑造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更關乎我們在新時代如何創新與協作。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上海報業集團和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奔流:從上海出發——全球城市人文對話》第二季上海倫敦雙城對話也在倫敦科技周開啟,六天六場跨界對話抵達英倫水岸,開啟中英文明互鑒之旅。
倫敦副市長Mr. Howard Dawber和中國代表團合影。
英國科技生態系統日趨成熟,其前沿創新力、全球投資吸引力與深度技術實力持續領跑。《2025年英國科技國家報告》顯示,英國科技行業綜合市場價值已達1.2萬億美元,鞏固了其作為歐洲第一科技生態系統的地位。2024年英國風投機構新募66支基金,總值109億美元。2025年上半年,英國科技初創企業已籌集超過7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中包括過去三年中規模最大的第一季度融資。此外,英國累計誕生163家獨角獸企業,90%的企業留在英國,企業成長速度刷新紀錄。
倫敦科技周恰逢英國政府宣佈為科技領域注入860億英鎊資金,科技周標誌著英國科技產業的歷史性時刻,開啟創新與投資的新紀元。英國創始人論壇集團兼Tech Nation首席執行官卡羅琳·道森(Carolyn Dawson OBE)表示,英國科技目前正擁有巨大發展動力,必須抓住這一時刻,鞏固英國在人工智慧競爭中作為全球領導者的地位。
據新華社報導,英國首相斯塔默在9日舉辦的倫敦科技周開幕式上說,將投資10億英鎊(1英鎊約合1.35美元),將英國的算力提升20倍,大幅提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推動英國從人工智慧技術接受者轉變為製造者,確保人工智慧大幅改善公共服務。
斯塔默說,英國將建造更多實驗室、數據中心,以更快速度推進人工智慧技術發展。2023年,英國人工智能行業增速是其他經濟領域的30倍。
除大力投資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外,斯塔默還宣佈,英國將與11家大型企業合作,以期在未來五年培訓750萬名人工智能從業人員。英國還將推出新的“科技優先培訓計畫”,這意味著多達100萬年輕人將接受科技技能培訓,人工智慧技術培訓將貫穿英國教育體系。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