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公司 > 文章内容 返回
特斯拉二季度營收驟降12%,馬斯克:到年底一半美國人能享受Robotaxi
发布:2025-07-24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向投資者們傳達了一個資訊:未來數個季度或“很艱難”,但之後情況將大幅好轉。

北京時間7月24日淩晨,特斯拉發佈的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實現營收224.96億美元,同比下滑12%,低於華爾街預期的226億美元;第二季度淨利潤為11.72億美元,同比減少20.7%,高於華爾街預期的11.35億美元。第二季度毛利率為17.2%,去年同期為18%,市場預期為16.5%。據路透社統計,這是特斯拉10年以來季度營收遭遇的最大跌幅。

營收下滑受車輛交付影響。特斯拉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新車交付量為38.41萬輛,比去年第二季度減少了約6萬輛,同比下降13.48%。

對特斯拉投資者來說,積極的一面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對自動駕駛以及Robotaxi的未來押下重注,這也成為了財報電話會上分析師們關注的核心。

FSD:“確實是最大的需求驅動力”

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對其智能輔助駕駛系統FSD進行重大改進,並且該公司可能會將用戶當前體驗的參數數量增加10倍。

在核心市場之一的歐洲,儘管面臨監管挑戰,但馬斯克認為特斯拉最終將獲得這些批准,並希望未來幾個月歐洲部分地區能夠體驗FSD。

“這確實是最大的需求驅動力。”馬斯克補充說。

關於無人駕駛FSD技術和監管障礙,馬斯克表示,他相信該功能應該在今年年底前在多個城市推出。然而,特斯拉對安全問題極其重視,因此無人駕駛FSD的推出將非常謹慎。

此外,他透露,來自加州弗裏蒙特的特斯拉汽車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實現自動駕駛,將車輛交付給客戶。此前,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生產的汽車已經實現了自己交付給車主。

至於老車型的升級,有投資者就第三代硬體HW3車型提出了問題。特斯拉方面表示,他們正專注於先將無人駕駛FSD推廣到第四代硬體HW4車型,然後再回頭看看HW3車型能實現哪些功能。

有分析師詢問FSD訂閱趨勢,特斯拉方面指出,自FSD V12在北美推出以來,消費者的接受度顯著提高。當被問及FSD是否會進一步調整價格時,馬斯克指出,特斯拉在美國正處於轉型期。他承認,特斯拉可能會經歷幾個艱難的季度,但一旦自動駕駛汽車規模化,特斯拉的經濟效益將令人十分滿意。

Robotaxi:今年年底“美國一半人口都能享受到”

6月,特斯拉在奧斯汀推出了首款Robotaxi服務。特斯拉方面表示,依託純視覺架構、結合全球數百萬輛車隊數據訓練神經網路的自動駕駛方案,能夠持續提升安全性、快速擴大服務網絡,並增強盈利能力。

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介紹,特斯拉已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擴大了其自動駕駛計程車測試範圍,同時也擴大了運營區域,未來將會有更多車輛投入使用。

他提到,Robotaxi服務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擴展到灣區、亞利桑那州和佛羅里達州。

“我認為到今年年底,美國一半的人口都能享受到Robotaxi服務。”馬斯克說道,同時他強調這還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

有分析師詢問Robotaxi部署的關鍵績效指標,特斯拉方面指出,目前該公司只有少量車輛,但迄今為止在奧斯汀的無人駕駛里程已超過7000英里。

馬斯克回應說,Robotaxi服務旨在最大限度提高舒適度和安全性,而Cybercab的設計則以成本優化為目標,Cybercab的每英里成本將非常低。

他還補充說,“特斯拉Roboatxi車隊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微型變成巨型。”

巴克萊分析師在給投資者的報告中寫道:此次財報電話會議也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自動駕駛汽車業務提供了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而這一直是特斯拉股價上漲的核心。

人形機器人:“雖遲但到”,第三代會更好

至於人形機器人optimus,馬斯克表示這款人形機器人目前已是第二代,它的第三代將會“更加精緻”。

馬斯克說,“特斯拉在現實世界的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遙遙領先於世界。”

他還對競爭對手Waymo進行了批評,稱穀歌雖然擅長人工智慧,但這家科技巨頭在現實世界的人工智慧應用方面卻並非長項。多年來生產和設計汽車的經驗很重要。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很可能在今年推出Optimus 3的原型機,並於明年實現量產。考慮到特斯拉每年生產數百萬臺Optimus機器人的目標,該公司將儘快推進這些計畫。馬斯克相信,五年內實現Optimus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0萬臺是可行的。

“我們並非總是準時,但我們總能完成,”馬斯克說。他還重申:如果特斯拉執行力出色,它就能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更便宜的車型:“看起來就像 Model Y”,下半年量產

特斯拉更便宜的車型也是一款多次“放鴿子”的產品。

特斯拉在財報中提及,已在6月開始生產一款“更實惠車型”,並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量產。但特斯拉CFO在財報電話會上提到,擴張速度將比預期慢。

對於這款更實惠的車型,以及其外觀設計,馬斯克回應說,它看起來就像 Model Y。他還指出,人們渴望特斯拉,但特斯拉的汽車價格仍然不夠實惠。

特斯拉方面還表示,預計該車型將於第四季度上市。

此外,特斯拉Semi電動卡車與Cybercab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兩者均計畫於2026年實現規模化生產。

特斯拉方面強調,其核心優先事項是:快速迭代自動駕駛,推出價格親民的自動駕駛汽車,並最大化全球車隊的價值;擴大能源業務規模;推進機器人領域研發。

馬斯克本人:不能有太多控制權“以免我發瘋”

儘管華爾街部分分析師對特斯拉已找回其“戰時CEO”持樂觀態度,但馬斯克本人一直是特斯拉投資者要面臨的風險之一。

由於馬斯克的言行,特斯拉一直處於輿論中心。在今年第二季度,因為馬斯克深度參與政治,特斯拉的經營、聲譽等也隨之經歷跌宕起伏。

在財報電話會上,有分析師詢問馬斯克是否願意只持有特斯拉13%的股份。馬斯克承認,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他希望在即將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討論這個問題。

他開玩笑說,希望在特斯拉擁有足夠的控制權,這樣他就不會被激進投資者趕下臺,但又不能有太多的控制權,“以免我發瘋”。

他表示,在即將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他將在臺上與幾臺擎天柱機器人一起出現。

截至發稿,特斯拉美股盤後下跌超4%。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馬斯克腦機介面公司目標2031年營收十億美元,每年2萬名患者大腦植入晶片
下一篇:特朗普公佈人工智慧新藍圖,給予人工智慧開發者更大自主權
相關推荐
  • 皇家加勒比:第三季度盈利約15.75億美元,同比增長41.76%
    链接阅读
  • 英偉達成史上首個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道指首次觸及48000點
    链接阅读
  • 中微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增長46%,多款薄膜設備性能完全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链接阅读
  • 美的集團第三季度營收1119億元,淨利潤119億元增近9%
    链接阅读
  • 店鋪數量下降銷售規模收窄,良品鋪子前三季度盈轉虧,營收下滑24%
    链接阅读
  • 新易盛前三季度淨利增2.8倍,存貨較去年底增長近六成
    链接阅读
  • 盤後跌超9%!Meta三季度淨利驟降83%:一次性稅務支出拖累
    链接阅读
  • 穀歌季度營收首破1000億美元,預計明年資本支出大幅增長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特朗普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貿易議題填補空白

2025-10-31

特朗普下令五角大樓重啟美國核武器試驗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因經濟暫時保持韌性

全球央行轉向降息謹慎立場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未透露下一步動向

令人難忘的十月:全球債券市場傷痕累累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