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頭條新聞 > 文章内容 返回
韓國總統選戰打響:7人角逐李在明領跑,執政黨臨陣換將陷入分裂
发布:2025-05-13

據記者報導,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定於6月3日舉行,候選人登記工作於5月10日至11日進行,共有7人參選,包括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以及來自改革新黨的李俊錫。

根據總統選舉日程安排,競選宣傳活動12日正式啟動,共計22天。據韓聯社報導,韓國政界普遍分析指出,本屆大選初期的格局已形成“1強1中1弱”的三足鼎立態勢。李在明的支持率領先其他候選人,擁有傳統保守派支持基礎的金文洙則在尋求實現逆轉。而標榜“中間保守”的李俊錫,支持率仍處於個位數,但因近期國民力量黨內部圍繞候選人更換問題爆發紛爭,他正借機逐漸提升存在感。

韓國泛保守陣營普遍將金文洙與李俊錫之間是否會進行整合視為選前最後階段的一大變數,但李俊錫多次強調,他與金文洙之間無法整合,並表示將堅持到底,跑完整場大選。

民調機構Realmeter11日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假設前三名熱門人選參與角逐,李在明的支持率為52.1%,遠高於金文洙的31.1%,李俊錫的支持率則下滑至6.3%。

執政黨“換將”鬧劇

在韓國總統候選人登記前夕,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爆出“換將”鬧劇,導致黨內矛盾公開化。

在黨內初選期間,前雇傭勞動部長金文洙3日獲得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隨著前代總統和國務總理韓德洙2日正式宣佈以無黨籍人士身份參選總統,國民力量黨高層要求金、韓“合併競選”,要求兩人協商由一人出戰,以增加勝率。

金文洙6日發表立場檔,質疑國民力量領導班子單方面推進候選人合併等黨內事務,刻意將其邊緣化。與此同時,他也並不回避與韓德洙進行正面交鋒。從7日到9日,金文洙與韓德洙連續3天進行三次會談,商討合併候選人事宜,但是三次談判均未達成一致。

為迅速推進選出單一候選人事宜,國民力量黨領導班子宣佈於8日或9日召開全國委員會會議,並於10日或11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韓民族日報》報導了金文洙一波三折的遭遇。國民力量黨在9日晚11時左右,因金文洙與韓德洙方面的兩輪“候選人合併”協商破裂,於一個多小時後的10日淩晨0時迅速啟動候選人更換程式。結果,僅用4小時就剝奪了金文洙這一通過18天黨內競選選出的正式候選人資格,並完成了韓德洙的新候選人登記。但在10日從上午10時持續至晚上9時的黨員投票中,“重新推舉韓德洙為總統候選人”的提案被否決。

金文洙提議,兩人先各自開展為期一周的競選活動,並於14日進行電視辯論,再於15日至16日實施民意調查。金文洙要求國民力量黨方面不要干預合併候選人事宜,並稱強行推進合併等同於強行撤換候選人,會引發法律糾紛。而韓德洙競選團隊不認同上述提議,認為應該在11日登記候選人之前推選出單一候選人。

韓德洙就經濟危機、國際問題的緊迫性等表示,“金文洙候選人要將合併候選人推遲一周,我感覺他不想進行合併候選人”,還反問道“應當當即做決斷,為什麼做不到呢”。金文洙反駁道,“你知道我們黨的競選程式嗎?經過無數程式才走到這一步。對走完所有程式的人說‘為什麼不遵守約定’,現在來提要求嗎?”

在近期民調中,韓德洙的人氣又高於金文洙。面對候選人無法達成一致的困境,國民力量黨10日試圖強制更換黨內總統候選人,當天淩晨舉行會議,就要求審議總統選舉流程、取消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的候選人資格、推進無黨籍總統候選人初步人選韓德洙入黨及登記為總統候選人的議案進行了表決。

最終,國民力量黨全體黨員大會否決了黨內高層“以韓代金”的提案,結束了這場內訌。金文洙重獲該黨總統候選人資格。韓德洙11日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說,他“虛心接受”上述決定,承諾將協助金文洙競選總統。

據韓媒報導,觀察人士懷疑,韓德洙從一開始便被設定為“替補”候選人,背後或有“前總統尹錫悅的意向”主導。國民力量黨內外批評聲四起,指責親尹錫悅派和黨領導層強行更換候選人的做法是“政治政變”,稱黨領導層及親尹派為謀求大選後掌控黨權,反而導致黨內混亂與崩潰。

有分析認為,國民力量黨的換將鬧劇將給金文洙的競選帶來逆風。也有觀點認為,金文洙的“起死回生”是其個人政治韌性的一次體現。

7名候選人角逐大選

根據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公佈的名單,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為1號、執政的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為2號、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為4號。其他候選人包括民主勞動黨的權英國、自由統一黨的具柱和,以及無黨派候選人宋鎮鎬和黃教安。

12日上午,李在明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了中央選舉委員會成立儀式和首次競選演說。他表示,由於上屆大選失敗,尹錫悅上臺,引發了國家危機,並表示“為了不重蹈覆轍,做了更為嚴苛的準備”。預計在競選期間,他將避免觸及政治敏感議題,而是著重實用主義,以爭取更廣泛的保守與中間選民支持。

金文洙將正式競選的首站主題定為“民生”,12日淩晨5時,他在首爾松坡區的可樂市場開啟了一天的行程,傍晚則在大邱西門市場收官。他表示,要成為一位關注民生與經濟的“市場總統”。

2012年時任京畿道知事的金文洙曾參加第18屆總統選舉並最終輸給樸槿惠。2022年9月,金文洙被尹錫悅總統任命為經濟、社會、勞工委員會主席。2024年8月,因發表生活在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時期的韓國先輩是“日本國籍”的不妥言論,共同民主黨要求金文洙放棄雇傭勞動部長提名。2024年底韓國戒嚴危機期間,金文洙不同意尹錫悅宣佈戒嚴的決定,但在戒嚴令被國會撤銷後,拒絕與其他內閣成員一起公開道歉,並反對彈劾尹錫悅。

李俊錫則在競選首日的零時訪問全羅南道麗水國家產業園區,意在再次強調引領工業地帶復興的決心。他還專注於青年與未來世代政策,展現“年輕保守派”的差異化戰略。

韓國《中央日報》在報導中指出,從向選舉管理委員會申報的財產明細來看,關於財產申報,李在明申報了30億8914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589萬元),金文洙申報了10億656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8萬元),李俊錫申報了14億789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62萬元)。李在明候選人和金文洙共申報了3件前科記錄,李俊錫沒有前科記錄。

來源:中國新華社

上一篇:英國首相斯塔默住所起火,警方緊急調查情況
下一篇:歐盟委員會分析美英貿易協議對歐盟 27 國以及全球貿易的影響
相關推荐
  • 全球不確定性令大型央行陷入困境
    链接阅读
  • 特朗普,這位自詡為“和平使者”的總統,如何支持以色列對伊朗的行動
    链接阅读
  • 俄克拉荷馬州!美國欲如何在關鍵礦產領域競爭
    链接阅读
  • 特朗普讓世界猜測美國是否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链接阅读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條約提升與中亞關係
    链接阅读
  • 以伊空戰進入第六天,特朗普呼籲伊朗 “無條件投降”
    链接阅读
  • 澤連斯基離開七國集團,特朗普未會見他,美國也未提供新的武器支持
    链接阅读
  • 以色列空中力量統治伊朗,但需要美國施加更深層次的影響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全球不確定性令大型央行陷入困境

2025-06-20

特朗普,這位自詡為“和平使者”的總統,如何支持以色列對伊朗的行動

俄克拉荷馬州!美國欲如何在關鍵礦產領域競爭

2025-06-19

特朗普讓世界猜測美國是否會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條約提升與中亞關係

2025-06-18

以伊空戰進入第六天,特朗普呼籲伊朗 “無條件投降”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