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sh Smith 報導 韓國總統李在明於週四承諾將實施“大膽”的財政政策,以提振因戒嚴令危機而疲軟的經濟,並應對即將到來的美國關稅和朝鮮帶來的挑戰。
李在明於6月3日在提前舉行的選舉中當選,他表示,改善人民生活是他的首要任務,因為“國家危機”嚴重動搖了民眾對政府的信心,而這場危機重創了亞洲第四大經濟體。
“當前正是國家財政發揮積極而大膽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的時刻,”李在任職30天紀念記者會上發表開場白時表示。他此前已承諾將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
李在明的前任尹錫悅於12月宣佈實施戒嚴令,震驚了這個曾以克服20世紀80年代軍事獨裁而自豪的民主國家,並引發了前所未有的憲法危機。
李在明政府提議增加147億美元的政府支出以支持疲軟的國內需求。由其所在的民主黨控制的國會預計將很快對預算案進行投票。
總統在開幕致辭中還表示,他正竭盡全力推動與美國貿易談判達成“互利共贏且可持續”的成果。
韓國正試圖緩解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實施的懲罰性關稅對出口依賴型經濟體的衝擊,該國擁有半導體、汽車和鋼鐵等支柱產業。
美國關稅談判
李在明表示,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並不容易”,他無法確定是否能在華盛頓7月8日的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屆時嚴厲的互惠進口關稅將開始生效。
上月的高層貿易談判中,華盛頓方面提出了與韓國非關稅壁壘相關的問題,因首爾已根據自由貿易協定對美國進口商品幾乎不徵收關稅,一名韓國高級貿易官員表示。
韓國首席貿易代表葉漢庫週四表示,首爾希望確保在其他主要國家與美國進行最後一刻貿易談判時,自己不會處於比較不利地位。
李在明,這位曾是人權律師的自由派人士表示,與美國的聯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但他承諾以務實態度為基礎,加快改善與中俄關係的努力。
他指出,與朝鮮實現和平不僅是國家安全優先事項,更是“和平與經濟增長良性迴圈”的關鍵組成部分。
李在明表示,儘管韓國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其國防預算規模超過朝鮮的國內生產總值),但與平壤的緊張關係仍對經濟造成了實際負面影響。
“即使處於戰爭狀態,也必須進行外交和對話。完全切斷對話是真正愚蠢的,”李在明在被問及與平壤的關係計畫時說。朝鮮半島南北雙方在1953年停戰協議下仍處於技術性戰爭狀態。
他表示,他對朝鮮在暫停針對邊境的揚聲器宣傳廣播後迅速回應感到驚訝,並表示將採取進一步措施緩解緊張局勢。
在對平壤採取強硬立場的尹錫悅執政期間,雙方廢除了2018年簽署的軍事協議,該協議曾導致敵對情緒急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