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華龍洞遺址學術研討會於12月6日至8日在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召開。來自國內外的近百位專家學者討論認為,華龍洞人是東亞地區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類,華龍洞遺址是探討人類演化、擴散及其行為方式的最重要地點。
華龍洞遺址於1988年被發現,是繼北京周口店遺址之後,在中國發現的同時包含有豐富人類化石和石製品等人類活動證據的重要古人類遺址。2013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東至縣文化和旅遊局等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進行了多次系統發掘。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介紹,截至目前,華龍洞遺址累計發現約20個個體組成的古人類群體(包括1例較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400餘件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製品、大量具有人工切割和砍砸痕跡的骨片,以及超過80種的脊椎動物化石。
華龍洞人生活在約30萬年前,其面部和下頜部已經開始向現代人演化,面部扁平、眼眶較高、頭骨纖細化,出現了現代人標誌性特徵——下巴的雛形。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