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落基山脈卡納納斯基斯度假村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期間,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約30分鐘的面對面會談,這是兩人自今年2月華盛頓會晤後的首次當面接觸,但未能打破美日貿易談判的僵局。
會後石破茂對媒體坦言“目前沒有一攬子貿易協定”,並稱“很難說何時可能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方面傳遞的資訊同樣模糊,他僅向記者表示會談“順利”,並暗示“幾項新貿易協議”即將出臺,但未明確是否包括與日本的協議。
此次會談的核心焦點仍是懸在日本頭頂的雙重關稅威脅:美國針對日本汽車及零部件徵收的25%關稅,以及特朗普4月推行的、基於2024年日本對美684億美元貿易逆差而設定的24%“對等關稅”。儘管這兩項關稅措施目前均被暫停至7月9日,但石破茂此行顯然未能說服特朗普取消關稅。
石破茂在會後強調“汽車事關重大國家利益”,突顯了日本將汽車產業置於其經濟安全的核心地位。這兩項關稅,特別是汽車關稅,被評估可能給日本相關產業帶來每年約240億美元的損失風險。
談判陷入僵局面臨多重阻力。《日經亞洲》此前披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裏爾之間的立場分歧,讓尋求談判的日方感到“困惑且沮喪”。
雙方在談判焦點上也存在錯位:美方堅持優先討論“對等關稅”的稅率問題,而日方則尋求一攬子解決所有加征關稅(包括汽車和鋼鋁製品),尤其要求徹底取消汽車關稅。此外,特朗普曾試圖將駐日美軍經費分攤(日本目前承擔75%費用)納入貿易談判,但遭到石破茂明確拒絕,後者堅持“安全議題不應與貿易捆綁”。
峰會前夕出現了一個微妙信號,以“不可預測”著稱的特朗普戲劇性地批准了新日鐵公司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案,這被解讀為對日釋放緩和姿態。日本方面也在尋求籌碼,包括考慮設立“日美造船業基金”投資以及擴大液化天然氣進口等方案。
然而,7月9日這個關稅暫停的最後期限正日益迫近。若屆時未能達成協議,日本汽車業將面臨重創。雖然日本車企目前正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但這種策略“不可持續”,長期維持關稅甚至可能導致日本GDP減少0.9%。
石破茂政府在國內也面臨嚴峻壓力。七月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對自民黨政權至關重要。對國內選民而言,“空手而歸優於糟糕協議”。同時,儘管日本內部討論過以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例如增設美國大米進口配額)來換取關稅豁免,但農民作為自民黨的重要票倉,迫使石破茂不得不表態“不會犧牲農業保護汽車”。留給美日雙方解決這一複雜僵局的時間窗口,僅剩最後三周。
來源:中國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