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全球連線 > 文章内容 返回
美國對伊朗的空襲使核外交希望化為泡影
发布:2025-06-23

本網綜合 Lili Bayer and Andrew Gray 報導 為緩和圍繞伊朗核計劃的衝突,歐洲三大強國的外長於週五在日內瓦緊急與伊朗外長舉行會晤。

然而,這些希望在週六破滅,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下令對伊朗三大核設施發動空襲,以支持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現在要求伊朗重返外交談判已無意義,”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奇周日在伊斯坦布爾對記者說,他明顯憤怒,並承諾對美國空襲作出“回應”。“現在不是談外交的時候。”

特朗普稱美軍空襲已“徹底摧毀”這些設施,並在週六的電視講話中警告稱,若無法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可能對伊朗其他目標發動襲擊,並敦促德黑蘭重返談判桌。

七位西方外交官和分析師表示,目前談判的前景微乎其微,因為華盛頓要求伊朗實現零濃縮,而德黑蘭拒絕放棄其核計劃,兩者之間存在無法彌合的分歧。

“我認為,目前有效外交的前景微乎其微,”詹姆斯·阿克頓說,他是華盛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政策專案的聯合主任。

“我更擔心局勢升級,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

據歐洲外交官透露,英國、法國和德國這三個歐洲盟友並未提前獲知特朗普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週六(即美國發動襲擊前)曾承諾,將加快核談判進程,此前他與伊朗同行通了電話。

一位要求匿名歐洲外交官承認,原定於本周與伊朗舉行的第二次會議現在已無法舉行。

在美國軍事行動之後,任何歐洲外交作用似乎都將退居次要地位。特朗普週五駁回了歐洲為解決危機所做的努力,稱伊朗只想與美國對話。

三名外交官和分析師表示,一旦德黑蘭決定如何回應美國對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核設施的空襲,伊朗與華盛頓之間的任何未來談判都可能通過地區中間人阿曼和卡塔爾進行。

此次襲擊使伊朗面臨有限的可行選項。自以色列於6月13日對伊朗發起軍事行動以來,德黑蘭部分人士曾提出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以表明伊朗加速鈾濃縮的決心,但專家指出此舉將構成重大升級,並可能引發華盛頓的強硬回應。

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的阿克頓(Acton)表示,伊朗最明顯的報復手段是其短程彈道導彈,可用於打擊該地區的美軍及資產。但他指出,伊朗的任何軍事回應都存在誤判風險。

“一方面,他們希望做出足夠強硬的回應,讓美國感到確實付出了代價。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進一步升級局勢,”他說。

歐洲努力以失敗告終

即使在美國發動空襲之前,週五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談也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雙方之間存在巨大分歧,最終沒有提出任何詳細的提案,三位外交官表示。外交官們表示,矛盾的資訊可能也削弱了他們自己的努力。

過去10天裏,隨著以色列的空襲和美國轟炸的迫在眉睫,歐洲在伊朗鈾濃縮計畫等關鍵問題上的立場已趨於強硬。

作為2015年核協議的簽署方,歐洲三國(E3)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於三年後放棄了該協議。

歐洲國家和德黑蘭均認為,鑒於E3自2003年以來一直處理伊朗核計劃問題,他們對如何達成現實可行的協議有更清晰的認識。

然而,過去數月歐洲與伊朗的關係因後者彈道導彈計畫、對俄羅斯的支持以及扣押歐洲公民等問題而趨於緊張。

法國作為最積極推動談判的國家,近日提議伊朗應朝著零濃縮方向邁進。兩名歐洲外交官表示,此舉此前並非E3的要求,因伊朗在該問題上設定了紅線。

英國也採取了與華盛頓立場更一致的強硬態度,這一立場在日內瓦得到了體現,外交官們表示。德國新政府似乎也朝著同一方向發展,儘管其立場更為微妙。

“伊朗最終必須接受零濃縮,”一名歐盟官員表示。

一名伊朗高級官員週六對歐洲國家的新立場表示失望,稱其要求“不切實際”,但未提供更多細節。

周日發表的一份簡短聯合聲明中,歐洲國家承認了美國空襲,並表示將繼續進行外交努力。

“我們呼籲伊朗參與談判,以達成一項解決其核計劃相關所有關切的協議,”聲明稱,並補充稱歐洲國家準備“與所有各方協調”作出貢獻。

大西洋中東論壇(總部位於巴黎的智庫)聯合創始人戴維·卡爾法表示,最高領袖阿裏·哈梅內伊政府多年來利用歐洲國家爭取時間,以發展其核計劃和彈道導彈能力。

“歐洲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他說。

然而,歐洲人仍有一張重要的底牌。作為核協議的締約方,他們是唯一可以啟動所謂“快速恢復機制”的一方,該機制將在發現伊朗違反協議條款時重新實施所有先前對伊朗的聯合國制裁。

外交官們表示,在美國發動空襲前,三國曾討論過在8月底前啟動該機制,作為對德黑蘭施加“最大壓力”的一部分。

“多管道”美國談判

美國官員稱,此次針對三個核設施的行動中,美國共發射了75枚精確制導武器,其中包括超過20枚戰斧導彈,以及超過125架軍用飛機。

美國國防部長彼得·赫格塞特周日警告伊朗不要進行報復,並表示已通過“多個管道”向伊朗發送了公開和私下資訊,“給他們充分機會回到談判桌前”。

此前五輪美伊間接談判因美國於5月底提出要求伊朗放棄鈾濃縮的提案而破裂。該提案遭德黑蘭拒絕,導致以色列在特朗普設定的60天談判期限屆滿後對伊朗發動襲擊。

自此,伊朗多次強調在戰爭狀態下不會進行談判。

即使在以色列發動襲擊後,華盛頓仍試圖與伊朗恢復談判,包括提議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特朗普與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的會晤,據兩名歐洲外交官和一名伊朗官員透露。

伊朗拒絕了這一提議,但阿拉奇仍繼續與美國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進行直接接觸,三名外交官向路透社透露。

專家指出,與伊朗接觸的一大挑戰在於,無人能確切掌握其核計劃受損程度。由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伊朗核設施的訪問許可權受到嚴重限制,尚不清楚德黑蘭是否隱藏了鈾濃縮設施。

一名伊朗高級消息人士周日向路透社透露,福爾多核設施(該設施生產伊朗大部分豐度達60%的濃縮鈾)中的大部分高濃縮鈾已在美軍襲擊前被轉移至一個未公開地點。

卡內基基金會的阿克頓說,撇開實體設施遭受的破壞不談,伊朗有數千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參與鈾濃縮計畫,其中大多數人在美國和以色列的襲擊中倖存下來。

阿克頓說:”你無法轟炸知識。”

 

上一篇:西班牙與北約達成協議,豁免5%國防開支目標
下一篇: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已接近實現對伊朗的目標
相關推荐
  • 美國不支持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沙拉承諾保護德魯茲人
    链接阅读
  • 以色列空襲加沙天主教堂,造成3人死亡
    链接阅读
  • 烏克蘭將前線作為外國武器的測試場
    链接阅读
  • 特朗普的關稅陰雲籠罩南非G20財長會議
    链接阅读
  • 美國計畫在明年接任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時,對該組織進行“回歸基本”的改革
    链接阅读
  • 烏克蘭任命新政府,這是戰爭期間最大規模的政府改組
    链接阅读
  • 歐洲最古老的湖畔聚落遺址在阿爾巴尼亞被發現
    链接阅读
  • 衛星圖像顯示朝鮮火箭發射場新建碼頭已完工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美國明年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時,有意對二十國集團進行“回歸基礎”的改革

2025-07-18

特朗普的關稅陰雲籠罩南非G20財長會議

特朗普削減援助後,美國援助人員數周來努力遊說以保食品庫存不被銷毀

2025-07-17

特朗普對印尼商品徵收19%關稅,歐盟準備採取報復措施

2025-07-16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緊縮開支,美國關稅風險加劇

2025-07-15

特朗普要求更多讓步,歐盟暫緩對美國加征關稅採取反制措施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