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級交易商組成的精英網路俱樂部,曾經是每家華爾街機構都夢想進入的地方,他們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債券市場——美國國債市場看守門戶。
然而,時過境遷。就在美國債務負擔勢將超越已經創紀錄的水準之際,各種因素已經也讓俱樂部的會員身份不再那麼令人垂涎。
肯·格裏芬旗下城堡證券9月份就表示暫時擱置長期以來加入這個群體的計畫:隨著電子交易的崛起令其躋身重要做市商行列,該公司認為沒有必要加入直接與美聯儲打交道的一級交易商隊伍。
紐約聯儲銀行在1960年為確保美國國債市場平穩運行而設立了一級交易商,這個市場後來發展到近29萬億美元的規模,並成為確定全球借貸成本的基準。現在一級交易商共有24家,約為1988年達到頂峰時的一半;當時美國的債務與現在相去甚遠,後來還出現過一波銀行合併潮。
現在一級交易商警告說他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在履行財政部定期證券招標中競標新債、並維持活躍二級市場的職責,變得越來越困難,部分原因在於金融危機後的監管制度規定了資本和杠杆水準,束縛了他們的手腳。
美國債務持續增長
當然銀行家們往往會抱怨妨礙他們業務發展的監管規則。但是在至關重要的短期融資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壓力跡象。由於資產負債表的限制,銀行下屬交易商的干預能力受到限制,導致關鍵的隔夜利率出現週期性躥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2019年,促使美聯儲進行了干預,今年9月,還有現在年末之際,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NatWest Markets的美國客戶銷售和交易主管Casey Spezzano指出:“過去十年間發行規模增長近兩倍,現在的預期是未來十年再增長近一倍,達到50萬億美元。然而交易商的資產負債表並沒有這麼大幅度增長。你想通過同樣的管道投放更多的美國國債,但這些管道並沒有變大。”
表達擔憂的不只是一級交易商。還有許多通過交易商買賣債券的投資公司,以及一些前高級決策者,包括前紐約聯儲行長Bill Dudley在內,也有同感。
他們擔心國債市場運行還會像新冠疫情初期發生崩潰,當時由於恐慌蔓延,投資者爭相賣出債券。當時美國國債急劇下跌,直到美聯儲實施緊急應對措施來抑制市場破壞。令人擔心的是,即便沒有明顯的基本面觸發點,各種壓力的匯合也可能導致流動性緊張,並引發混亂。
“大量事情的最後貸款人成了美聯儲,”PIMCO高級投資組合經歷Rick Chan說道,“這確實造成了更多波動。”
幾十年來一級交易商名單起起落落,反映了並購熱潮,並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一度縮減至17家的低點。2016年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放棄了為加入該俱樂部而付出的多年努力,因為發現獲得這一資格所帶來的好處不值得為此付出的代價。
來源:中國國際財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