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ey Roulette, Akash Sriram 報導 美國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週四表示,該公司的第二次登月似乎遭遇了與去年首次登月相同的命運,數據顯示雅典娜號著陸器因鐳射測距儀出現問題而側翻在月球表面。
雅典娜著陸器由六條腿組成,攜帶11個有效載荷和科學儀器,於2月26日從佛羅里達州搭乘SpaceX公司的火箭發射升空後,在距離月球南極約100英里(約合160公里)的地方著陸。
這家總部位於休斯頓的初創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阿爾特穆斯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認為我們在月球表面的姿態又一次不正確了。”
直覺機器公司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準備讓美國重返月球的眾多公司之一,私營部門的更多參與被視為成本較低但風險較高的航太手段。該公司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時段收盤時下跌 20%,報 11.26 美元,之後在延時交易中下跌 36%,報 7 美元左右。
阿爾特穆斯說,著陸器向地球發回的一些數據表明它沒有直立。他說,具體來說,來自一個名為慣性測量單元(IMU)的儀器的數據 “顯示我們的方向有點偏”。
阿爾特穆斯補充說:”IMU的測量結果是最清晰的數據……所以我們認為情況就是這樣。”
阿爾特穆斯說,著陸器位置造成的發電問題將意味著這次任務 “非正常”,他還補充說,用於測量精確距離的鐳射測距儀也存在 “挑戰”。
雅典娜號的著陸時間定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12:32(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32)。但遙測數據顯示,當時雅典娜號的發動機仍在運轉,似乎在月球表面盤旋。幾分鐘後,在指令著陸器關閉發動機後,該公司確認雅典娜 “已在月球表面”,但具體方位尚不清楚。
阿爾特穆斯說,公司可能會暫緩定於明年進行的第三次登月任務,以等待公司通信衛星的部署。
“雅典娜”號在距離地球約 23.8 萬英里(約合 38.3 萬公里)的地方蜿蜒飛向月球。
公司高管試圖對事態發展進行積極的解釋。
首席技術官蒂姆·克萊恩描述了他所謂的成功的月球飛行和更智能的環形山識別演算法,其效果 “幾乎比我們預期的要好一個數量級”。
“直覺機器公司在月球上降落大量貨物的前景一片光明。”克萊恩描述說。
幾乎就在一年前,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利用其奧德修斯號著陸器進行了首次登月嘗試,這是當時私營公司最成功的著陸嘗試。
但由於用於判斷與地面距離的鐳射高度計出現故障,導致著陸器的一條腿斷裂,飛船傾覆,機載的許多實驗也因此失敗。
過去曾有五個國家成功實現軟著陸,分別是當時的蘇聯、美國、中國、印度和去年的日本。美國和中國的目標都是在本十年內將宇航員送上月球,兩國都在尋求盟友,並讓本國的私營部門在航天器開發中發揮關鍵作用。
印度將於 2023 年進行首次無人登月,即 “月球三號”(Chandrayaan-3),並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航太大國都在關注這一地區,因為一旦宇航員返回地面,這裏就有資源開採的潛力–理論上,地表下的水冰可以轉化為火箭燃料。
總部位於奧斯汀的螢火蟲宇航公司(Firefly Aerospace)本月慶祝其 “藍幽靈 ”著陸器成功著陸,這是迄今為止私營公司最成功的軟著陸。
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螢火蟲公司(Firefly)、天體機器人技術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和其他一些公司正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 “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計畫下建造月球航天器,該計畫旨在為低成本航天器的開發提供種子,以便在美國於2027年左右將宇航員送往月球之前對月球表面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