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期間,北京文旅以端午民俗文化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前來體驗,活動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821.1萬人次,同比增長5.4%;實現旅遊總花費107.7億元,同比增長6.7%。這些數據不僅展現了文旅市場的強勁復蘇,也彰顯了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的獨特魅力。
特色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端午節期間,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以“悠悠端午情·京彩夏日行”為主題,統籌全市文旅資源,推出1700餘場活動。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融合,民俗文化活動受到歡迎。
“端午節”是首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節日,各類非遺體驗、消費市集、特色民俗活動等展現濃濃端午味兒。通州區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開展龍舟嘉年華活動,3天6項賽事累計接待觀眾約18萬人次。海澱區香山公園舉辦“香山奇妙夜”和非遺市集。密雲區古北水鎮推出龍舟拔河、包粽子大賽、動畫音樂夜等沉浸式體驗。房山區石花洞、聖蓮山和萊恩堡酒莊舉辦端午主題的民俗DIY、國風漢服旅拍、漆扇體驗,五彩繩編織、紅酒品鑒等互動體驗活動。節日疊加效應明顯,親子遊市場火爆。今年端午假期適逢六一兒童節,親子遊、研學遊成為出遊主旋律。策劃推出的7條“山野尋蹤·端午自然觀察家”主題遊線路,吸引廣大市民遊客到京郊感受傳統民俗、生態魅力。結合“看·見殷商”展、“如是莫高”敦煌藝術大展等,推出10條“跟著展覽遊北京”主題線路,遊客憑藉票根享受了商家優惠福利。
3天全市開票營業性演出316臺1119場,觀眾45.8萬人次,票房1.4億元,演出場次、觀眾人數、票房收入同比分別增加32%、75%、130%。劇場演出好戲連台。主題演出包括北京京劇院聯合外省4家京劇院共同打造的《九歌新韻・端午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北京曲藝團《端午節傳統曲藝精粹專場》演出等;兒童節演出,比如《“童夢同行”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六一兒童節音樂會》、兒童劇《長安在哪里》等。大型營業性演出消費帶動作用顯著。節日期間,大型演出活動11場、觀眾25萬人次、票房收入1億元,有力拉動周邊住宿、餐飲、交通、娛樂、購物等消費顯著增長。鳥巢鳳凰傳奇演唱會場均觀眾6.5萬人、刷新單場觀演人數記錄,2場票房收入約7900萬元;昌平拉斐特城堡2場“奇遇海音樂節”實現綜合收入5383萬元。
入境旅遊持續升溫
端午假期入境遊客6.7萬人次,同比增長35.8%;實現入境遊客花費7.2億元,同比增長41.1%。6月3日,2025北京入境旅遊發展大會即將開幕,端午期間,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聚焦“傳統景點新體驗”與“新興景點新發現”兩大主題,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多位參會旅行商安排了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開展48小時深度踩線,在石景山首鋼園的滑雪大跳臺俯瞰工業風與冰雪運動的完美融合,在懷柔區雁棲湖觀看龍舟賽,在通州區月亮河小鎮體驗包粽子、逛夜市,在朝陽區的泡泡瑪特城市樂園體驗潮玩製作,到秀水街和國貿商城體驗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的購物便利,積極推動實質合作簽約。
服務保障安全有效
強化安全管控。通過等級旅遊景區客流監測平臺,對熱門景區大人流進行即時監測、即時預警、即時調度。針對景區各型遊樂設施、水上遊樂活動以及劇本娛樂經營場所等重點領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問題隱患。提升服務品質。督促文旅場所嚴格執行服務標準指引規範,指導景區保障平價水、平價食品和簡餐供給,提供輪椅、小藥箱。針對戶外音樂節等活動,根據天氣變化,做好防雨和防風準備,為觀眾提供熱水、醫療等貼心服務。規範市場秩序。節前發佈《網路平臺旅遊產品預訂溫馨提示》,前置消費提醒。重點整治旅行社虛假宣傳、不嚴格履行合同、強制消費等行為。與市政務服務熱線保持密切聯繫,做好涉文旅投訴即時回應、及時處置,保證市民遊客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安寧的假期。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