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奪取市場份額的最大障礙是,英偉達的晶片使用自己的編程語言CUDA,這已成為人工智慧開發者的標準語言,也將開發者鎖定在了英偉達的生態系統中。
當地時間10月10日,AMD推出新AI晶片MI325X,今年四季度量產。新AI晶片直接瞄準英偉達的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器,與英偉達今年推出的Blackwell晶片競爭。
MI325X是去年發佈的MI300X的繼任者,採用和MI300X相同的架構。新晶片包含一種新型記憶體,AMD稱這將加快人工智慧計算的速度。據The Register報導,192GB的HBM3模組換成了256GB的更快、更高容量的HBM3e模組,這種方法在很多方面與英偉達去年推出的H200晶片類似,後者保持了原有的計算能力,但增加了記憶體容量和帶寬。AMD試圖通過在晶片上嵌入更多HBM(高帶寬記憶體)來與英偉達區分,讓自己成為像微軟這樣的雲提供商的選擇。
過去幾年,英偉達一直佔據數據中心GPU市場,AMD居於第二。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表示,MI325平臺在Meta的大語言模型Llama 3.1上的推理性能比英偉達H200高出40%。AMD沒有透露MI325X的定價。
AMD 2025年的晶片將被稱為MI350,2026年的晶片將被稱為MI400。下一代MI350系列晶片將於2025年下半年發佈,晶片將增加記憶體,採用新的底層架構,AMD表示,與之前的MI300X和MI250X相比性能將顯著提升。
蘇姿豐表示,人工智慧需求持續增長,實際上超出了預期,各地的投資率明顯都在持續增長。
微軟和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對人工智慧處理器的需求遠遠超過了英偉達和AMD的供應,兩家半導體公司能生產多少就賣多少。過去幾年,英偉達一直佔據數據中心GPU市場,AMD居於第二。
據CNBC報導,如果AMD的人工智慧晶片被開發人員和雲計算巨頭視為英偉達產品的緊密替代品,這可能會給英偉達帶來定價壓力,英偉達的GPU在過去一年的需求高漲,毛利率約為75%。但AMD奪取市場份額的最大障礙是,其競爭對手的晶片使用自己的編程語言CUDA,這已成為人工智慧開發者的標準語言,也將開發者鎖定在了英偉達的生態系統中。作為回應,AMD本周表示一直在改進其軟體ROCm,這樣開發人員就可以輕鬆將更多人工智慧模型切換到AMD的晶片上。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