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nna Hirtenstein 報導 週一,油價波動劇烈。上周五油價飆升 7%,因以色列和伊朗週末再度發生軍事衝突,市場擔憂衝突可能擴大,從而嚴重擾亂中東地區的石油出口。
布倫特原油期貨和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格均一度上漲超過每桶 4 美元,隨後漲幅有所回落。
截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0816,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 30 美分,跌幅 0.4%,至每桶 73.93 美元,而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下跌 18 美分,跌幅 0.3%,至每桶 72.80 美元。
這兩個基準指數週五均上漲 7%,盤中漲幅超過 13%,達到 1 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這一切都歸結於圍繞能源流動的衝突如何升級,”奧尼克斯資本集團研究部主管哈裏·奇林古裏安說道,“到目前為止,伊朗的生產能力以及出口能力都未受影響,伊朗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來阻礙霍爾木茲海峽的能源流動。但沒人能預測這場衝突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週一,伊朗導彈襲擊了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和港口城市海法,摧毀了多處住宅,這令本周七國集團(G7)會議上的各國領導人擔憂衝突可能會擴大。
以色列和伊朗周日相互發動襲擊,造成平民傷亡,雙方軍方均呼籲對方民眾採取預防措施,以防進一步的攻擊。
霍爾木茲海峽聚焦
一個關鍵問題是這場衝突是否會擾亂霍爾木茲海峽的通行。
全球約五分之一的石油總消費量,即每天約 1800 萬至 1900 萬桶的石油、凝析油和燃料,都要通過這條海峽。
富士通證券分析師田澤俊孝表示,儘管市場在關注以色列對伊朗能源設施發動襲擊可能給伊朗石油生產帶來的潛在干擾,但對霍爾木茲海峽可能被封鎖的擔憂加劇,可能會使油價大幅上漲。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目前日產石油約 330 萬桶,出口石油和燃料超過 200 萬桶。
據分析師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觀察人士稱,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的閒置產能足以抵消任何供應中斷,其規模大致相當於伊朗的石油產量。
標普全球商品洞察短期石油分析主管理查德·喬斯威克在一份報告中稱:“如果伊朗原油出口中斷,作為伊朗原油唯一買家的中國煉油廠將需要從其他中東國家和俄羅斯尋找替代品種。”
喬斯威克補充道:“這還可能推高運費和油輪保險費,縮小布倫特與迪拜原油價差,並損害煉油廠的利潤,尤其是在亞洲。”
官方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5 月份中國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 1.8%,降至去年 8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國有和民營煉油廠的檢修抑制了煉油廠的運營。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周日表示,他希望以色列和伊朗能夠達成停火協議,但補充說,有時國家之間必須先打上一仗。特朗普稱美國將繼續支持以色列,但拒絕透露是否已要求美國盟友暫停對伊朗的打擊行動。
德國總理弗裏德裏希·默茨表示,他希望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議能夠達成一項協議,以幫助解決衝突,並防止其升級。
與此同時,一名瞭解相關溝通情況的官員周日告訴路透社,伊朗已告知調解方卡塔爾和阿曼,在遭受以色列攻擊期間,伊朗無意就停火進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