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John Irish 和 Daphne Psaledakis 報導 在美國盟友與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之間因特朗普顛覆烏克蘭外交政策和徵收關稅而持續七周的緊張關係加劇之後,西方主要民主國家的外交部長們週四在加拿大尋求展示統一戰線。
來自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美國以及歐盟的七國集團部長們在坐落於魁北克山區的偏遠旅遊小鎮拉馬爾拜召開了週四和週五的會議。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向他的同事們簡要介紹了週二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與烏克蘭舉行的會談,基輔在會談中表示願意支持為期30天的停火協議。
但官員們說,會議期間傳出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模棱兩可言論的消息,讓代表們不清楚事情的進展。
在加拿大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舉行的首次七國集團會議的籌備過程中,起草一份各方一致同意的全面最後聲明是艱難的,但外交官們說,此後的氣氛一直是積極和坦誠的。
他們說,達成一致是有希望的,這對顯示團結至關重要。如果無法達成一致,他們可以選擇由加拿大發表一份主席聲明,對討論內容進行總結。
美國決定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立即招致加拿大和歐盟採取對等措施,凸顯了緊張局勢。
“在@POTUS的領導下,我們將利用像G7這樣的論壇來對抗我們的對手,並與我們的盟友站在一起。美國第一!”。盧比奧在 X 上說。
華盛頓試圖在圍繞烏克蘭的措辭上劃定紅線,反對就遏制俄羅斯所謂的 “影子艦隊”–一個躲避制裁的模糊航運網路–發表單獨聲明,同時要求在中國問題上使用更有力的措辭。
一份公報草案沒有提及可能對俄羅斯實施的新制裁,外交官們說這份草案仍有可能改變,也可能無法達成共識。
不過,草案強調了強有力和可信的安全保障的必要性,這樣停火才能得到遵守,烏克蘭才能阻止和抵禦未來的侵略。
與 11 月針對俄羅斯的聲明相比,草案的篇幅大大縮短,對美國在吉達所做的努力和烏克蘭承諾立即停火表示歡迎。草案敦促俄羅斯 “無條件 ”遵守停火協議。
根據華盛頓的要求,聲明還包括了對中國更強硬的措辭,以及對臺灣的措辭,這很可能會讓臺北感到鼓舞。
自特朗普於1月20日重新上任以來,美國對烏克蘭採取了不那麼友好的立場,並向莫斯科靠近,推動迅速達成結束戰爭的協議,要求歐洲夥伴承擔更多責任,但又不公開認可它們在未來談判中的作用。
兩位外交官說,在有關加沙和中東問題的措辭上也存在爭論,特別是有關以巴衝突的兩國解決方案的概念,這是美國所抵制的,最終可能會阻止協議的達成。
七國集團在 2 月慕尼克安全會議期間發表的聲明中並未提及兩國解決方案。
該草案還警告敘利亞過渡當局,如果不停止針對沿海地區平民的所謂 “屠殺”,就可能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向第51個國家徵收關稅
特朗普建議,在莫斯科因吞併克裏米亞而暫停八國集團成員資格11年後,八國集團可能會隨著莫斯科的回歸而恢復。
就連嚴重依賴美國安全保障的日本也發現自己處於特朗普的火線。
“這非常困難。”一位歐洲外交官諷刺地說:“也許我們應該等到八國集團會議。”
美國盟友面臨的困難在加拿大最為明顯。
由於特朗普威脅要對從加拿大進口的所有商品徵收關稅,並不斷醞釀吞併加拿大,使其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美國和加拿大的關係處於歷史最低點。
週四,他更進一步警告歐洲,如果歐洲不在針對美國威士卡的措施上讓步,他可能會對葡萄酒進口徵收200%的關稅。
外交部長梅拉妮·喬利週三表示,她將在七國集團(G7)會議上採取攻勢,並與歐洲協調對策,向美國施壓。
週四上午,喬利和盧比奧舉行了雙邊會談,但外交官們表示,關稅問題在聯席會議上並不是一個議題。
不過,據兩位外交官稱,喬利確實感謝盧比奧在其中一次會談中將加拿大稱為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