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售賣車、無人配送車、無人計程車……在北京亦莊,路上時常可見掛著不同號牌、貼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標識的自動駕駛汽車。隨著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持續推進,自動駕駛已融入當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動駕駛汽車沒有司機,出現交通事故時誰來擔責?保險能提供哪些保障?隨著自動駕駛的逐步應用,與之相關的安全和保障問題也成為熱議話題。
據調研瞭解到,目前專門針對自動駕駛的保險產品較少,部分保險公司正在進行相關專屬保險產品和服務的探索。
自動駕駛已在多個應用場景落地
在北京亦莊,打到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並不是一件稀罕事。近日,記者來到此地體驗乘坐自動駕駛車輛出行。
目前,主要有蘿蔔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企業在北京亦莊開展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消費者下載相關企業的打車軟體即可打車,與在大眾習慣的網約車平臺打車並無太大差別。
乘客上車後需先完成身份驗證,點擊車內後排座椅前方螢幕上的“開始行程”後,自動駕駛車輛便按照地圖規劃的路線開啟行程。
據體驗發現,自動駕駛車輛行駛較為平穩,螢幕上即時顯示車輛行駛軌跡和周邊車輛、行人情況,車輛會根據周圍環境自動調整車速和方向。在行駛途中,車輛能自動識別紅綠燈;周圍有行人時,會鳴笛提示,乘坐體驗與普通網約車基本無異。
近年來,多地多部門陸續出臺支持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政策,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提速。以蘿蔔快跑為例,目前已在北京、武漢、重慶等11個城市開展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測試。
除了無人出行之外,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已有多個應用場景。據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示範區累計部署自動駕駛車輛近900臺,在北京亦莊可提供自動駕駛乘用車出行、智能網聯巴士、無人接駁、無人清掃、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無人巡邏、幹線物流八類自動駕駛服務。在場景拓展方面,可提供北京亦莊往返大興機場自動駕駛接駁、京津塘三地聯運與副中心三大建築自動駕駛接駁服務。
投保仍以傳統車險為主
據調研瞭解到,在目前部分地區的自動駕駛商業化試點中,相關車輛投保的險種以傳統的交強險、車損險、責任險等為主。
“公司為試點車輛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車險。”蘿蔔快跑的一位隨車安全員表示。
據悉,根據《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實施指南(試行)》等規定,目前無人駕駛計程車保險至少包含了三個險種:交強險、不低於500萬元保額的商業三者險以及平臺公司購買的承運人責任保險,北京地區部分自動駕駛車輛還投保了200萬元保額的車上人員責任險以及車損險。
整體來看,現有的保險產品仍以傳統車險產品為主,未能覆蓋自動駕駛車輛所面臨的新型風險,使得車輛在某些場景下的保障不足。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自動駕駛車輛系統軟體升級導致的潛在風險、網路安全問題,以及因自動駕駛功能導致的特殊事故責任等風險目前尚未被傳統車險覆蓋。
保險業探索自動駕駛專屬保險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自動駕駛技術帶來的新風險,保險行業需要充分理解相關風險特徵,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和定價,推出相應的自動駕駛專屬保險產品。
當前,國內外已有不少保險公司進行自動駕駛相關保險保障產品的探索。11月20日,平安產險宣佈與賽力斯旗下AITO問界汽車推出智能駕駛責任險保障計畫——智駕無憂服務權益,覆蓋智能泊車、智能駕駛等智駕全場景保障需求。
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於澤表示,2022年,公司啟動智能網聯專屬車險條款開發工作;2023年就相關條款工作進展和整體方案向金融監管總局彙報。
在國外的自動駕駛車險探索中,特斯拉走在前列。開源證券分析師任浪表示,特斯拉車險的保障範圍和增值服務較為完善,除常見的車險險種外,還提供幾類特色保險,包括網路安全防詐騙保險、電子鑰匙保險、車輛租賃附加險等。特斯拉還提供自動駕駛車主責任險,對車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給第三方造成的傷害提供保障。
來源:中國證券報